小儿过敏性皮炎会传染吗
小儿过敏性皮炎不会传染,它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常见类型有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性皮炎,各有其特点。诱发因素包括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及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家族遗传等内在因素,以及接触过敏原、食入过敏食物等外在因素。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上一般需避免接触致敏原并做好皮肤护理,药物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要注意饮食、环境及皮肤护理。小儿皮肤娇嫩、免疫系统不完善,患过敏性皮炎后家长需精心护理,有异常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有家族过敏史的小儿更应提前预防。
一、小儿过敏性皮炎不会传染
小儿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本质是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并非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所以不具有传染性。比如,常见的接触性皮炎,多因小儿接触了如某些植物、化学物质等致敏原后发病,这些情况不会使疾病从一个孩子传播到另一个孩子。
二、小儿过敏性皮炎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1.接触性皮炎:小儿皮肤接触特殊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如小儿佩戴金属饰品,接触部位可能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瘙痒等症状。
2.特应性皮炎:具有遗传倾向,常有家族过敏史。表现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皮疹形态多样,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表现,婴儿期多在头面部、四肢伸侧,儿童期多在肘窝、腘窝等部位。
3.食物过敏性皮炎:因食用某些致敏食物后引发,常见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海鲜等。症状除皮肤红斑、风团、瘙痒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三、小儿过敏性皮炎的诱发因素
1.内在因素: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对一些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有家族过敏史的小儿,遗传因素使其患过敏性皮炎风险增加。此外,小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水分易丢失,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也易诱发。
2.外在因素: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食入过敏食物;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穿着化纤材质衣物等刺激皮肤;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等都可能诱发小儿过敏性皮炎。
四、小儿过敏性皮炎的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小儿发病前的接触史、饮食情况、家族过敏史等,有助于判断可能的致敏原。例如,若小儿在食用某种新食物后很快出现皮疹,该食物可能是致敏原。
2.体格检查:医生观察皮疹的形态、部位、分布等特征,结合病史进行初步诊断。如接触性皮炎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特应性皮炎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和皮疹特点。
3.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帮助明确致敏原。但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因为部分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五、小儿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避免接触已知致敏原,如对尘螨过敏,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皮肤护理很重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浴用品,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润肤剂,修复皮肤屏障。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缓解炎症、减轻瘙痒。瘙痒严重影响小儿生活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但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六、小儿过敏性皮炎的预防
1.注意饮食: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过敏性皮炎的发生风险。添加辅食时,应循序渐进,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35天,无过敏反应再添加新食物。避免过早引入易致敏食物。
2.注意环境: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滋生。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小儿外出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避免小儿接触动物毛发、皮屑等。
3.皮肤护理:选择纯棉、宽松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注意皮肤保湿,每天多次涂抹保湿润肤剂,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小儿这一特殊人群,由于其皮肤娇嫩,免疫系统不完善,患过敏性皮炎后更需精心护理。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症状,若皮疹加重、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按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小儿,家长要更加关注其皮肤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注意饮食等,降低过敏性皮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