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紫癜皮炎是什么 如何治疗
色素性紫癜皮炎是一组以紫癜样皮疹及皮肤色素沉着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病因与局部静脉压升高、重力和运动、免疫异常、感染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有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和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三种类型,症状各有特点。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如注意休息、抬高下肢、穿弹力袜;药物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口服维生素C、芦丁片、抗组胺药物,严重时口服糖皮质激素;物理治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选温和药膏且用时短,物理治疗控剂量时间;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谨慎用药,优先一般治疗;老年人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影响,用药配合保湿剂并定期复诊。
一、色素性紫癜皮炎是什么
色素性紫癜皮炎是一组以紫癜样皮疹及皮肤色素沉着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具体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和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等类型。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局部静脉压升高: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等生活方式,会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压升高,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渗,进而引发疾病。多见于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如教师、服务员等。
2.重力和运动:日常运动量较大且经常处于重力作用影响下,可促使病情发生或加重。例如运动员,尤其是长跑运动员,下肢频繁活动且承受较大重力,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3.免疫异常: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攻击自身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完整性,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形成色素性紫癜皮炎。这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4.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能作为诱发因素,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色素性紫癜皮炎症状。
其临床表现多样:
1.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初起为群集的针尖大小红色瘀点,后密集成片并逐渐向外扩展,中央部分转变为棕褐色,但新的瘀点不断发生,散在于陈旧皮损内或其边缘,呈辣椒粉样外观。好发于小腿伸侧,也可累及大腿、臀部及上肢。病程慢性,持续数年,有自愈倾向。
2.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皮损开始为紫红色环状斑疹,直径13cm,边缘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呈点状、线状或环状排列,中央皮肤正常或轻度萎缩,颜色逐渐变为棕褐色。皮疹数目不等,可单发或多发,好发于小腿、股部及躯干下部。病情进展缓慢,可迁延数年。
3.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皮损为细小铁锈色苔藓样丘疹,伴有紫癜性损害,融合成境界不清的斑片,表面有少量鳞屑,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好发于小腿,也可累及大腿、躯干及上肢。
二、色素性紫癜皮炎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
对于因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导致局部静脉压升高引发疾病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症状。例如每天晚上睡觉前将下肢抬高1520分钟。日常穿着弹力袜,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轻静脉压力,预防病情加重。
2.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症状。
(2)口服药物:维生素C、芦丁片等,可改善血管通透性;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瘙痒症状。对于病情严重或伴有系统症状的患者,可能需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3.物理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可调节皮肤免疫功能,促进皮损消退。一般每周进行23次照射,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
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外用药物时应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糖皮质激素药膏,且使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出现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物理治疗时,需严格控制照射剂量和时间,防止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若出现感染等诱发因素,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避免诱发或加重色素性紫癜皮炎。
2.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口服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如需使用外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皮肤反应。日常护理方面,可通过适当休息、抬高下肢等一般治疗方法缓解症状。
3.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色素性紫癜皮炎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若老年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需密切监测血糖。老年人皮肤干燥,在使用外用药物时,可同时配合使用保湿剂,减轻皮肤干燥不适。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较慢,治疗过程中需耐心坚持,遵循医嘱定期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