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什么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生理效应不足致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分原发性、继发性及周围性三类。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碘缺乏或过量、药物影响等。症状有代谢减慢、皮肤毛发异常、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不适等。诊断依靠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及其他相关检查。治疗主要是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定期复查调药,同时针对病因处理。特殊人群中,孕妇及备孕女性需孕前调好甲功,孕期密切监测;儿童及青少年确诊后积极治疗并依发育情况调药;老年人起始剂量宜小,密切观察心脏功能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什么是甲减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二、甲减的病因
1.自身免疫损伤: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等,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细胞受损,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女性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特点,相较于男性更易患此类疾病,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2.甲状腺破坏:包括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甲状腺手术切除过多甲状腺组织,或者放射性碘治疗破坏甲状腺细胞,都可引起甲减。生活方式对其影响不大,但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病史的人群,进行相关治疗后发生甲减的风险更高。
3.碘缺乏或碘过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引发甲减。而碘过量也可能通过抑制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导致甲减。不同地区碘含量不同,碘缺乏地区居民患甲减风险相对较高。
4.药物:某些药物如锂盐、胺碘酮等,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或释放,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需密切关注甲状腺功能。
三、甲减的症状
1.代谢减慢相关症状:怕冷、乏力、体重增加,即使饮食和运动习惯未改变,体重也可能逐渐上升。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日常活动容易感到疲倦,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
2.皮肤及毛发症状:皮肤干燥、粗糙,指甲变脆易折断。头发稀疏、干枯,容易脱落。
3.心血管系统症状:心跳减慢,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严重时可导致心包积液,影响心脏功能。
4.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消化吸收受到影响。
5.生殖系统症状: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或闭经,影响受孕。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不同年龄阶段,症状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老年人症状可能更不典型,易被忽视。
四、甲减的诊断
1.甲状腺功能检查: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原发性甲减时,TSH升高,TT4、FT4降低;继发性甲减则TSH降低,TT4、FT4也降低。这是诊断甲减的主要依据。
2.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若二者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甲减的可能性大。
3.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进行血常规、血脂等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因为甲减可能影响其他系统功能,如导致贫血、血脂异常等。
五、甲减的治疗
1.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是主要治疗药物,通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维持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治疗目标是将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2.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缺碘引起的甲减,可适当补碘;药物引起的甲减,在病情允许情况下,调整或停用相关药物。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及备孕女性:孕期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甲减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发育异常等问题。备孕女性应在孕前检查甲状腺功能,若发现甲减需及时治疗,将甲状腺功能调整至正常后再怀孕。孕期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确保胎儿正常发育。
2.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减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一旦确诊,需积极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保证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适宜范围,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改变,治疗过程中起始剂量宜小,逐渐增加剂量,密切观察心脏功能等情况,避免因甲状腺激素补充过量导致心律失常等心血管问题。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用药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