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和粉刺有什么区别
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发,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汗、免疫力下降等可增加发病风险;粉刺形成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毛囊炎初起为丘疹或脓疱,可发展为疖、痈等,好发于头面等部位;粉刺分白头和黑头,可发展为多种形态,好发于面、胸背等部位。毛囊炎治疗包括注意清洁、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粉刺治疗有日常护理、外用及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儿童治疗选温和方法,防搔抓;孕妇用药谨慎,避免致畸药物;老年人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基础疾病,选滋润清洁产品。
一、发病原因
1.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偶尔也可能是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当皮肤的毛囊口被堵塞,或者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时,细菌容易侵入并在毛囊内繁殖引发炎症。此外,多汗、搔抓、个人卫生习惯不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毛囊炎的发病风险。例如,运动员因经常大量出汗且衣物透气性差,容易患毛囊炎。
2.粉刺: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皮脂腺分泌旺盛是重要原因之一,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导管口径变小、狭窄或堵塞,导致皮脂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形成角质栓即粉刺。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定植与繁殖也起到关键作用,它们可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另外,遗传、饮食(如高糖、高脂肪食物)、心理压力等因素也与粉刺的发生相关。比如,经常吃甜食、油炸食品的青少年,粉刺发生的几率相对较高。
二、临床表现
1.毛囊炎: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以后迅速发展演变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四周红晕有炎症,继而干燥结痂,约经1周痂脱而愈,但也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有的也可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形成疖、痈等,一般不留瘢痕。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等部位。不同类型的毛囊炎临床表现也有差异,如须疮多见于男性胡须部位;秃发性毛囊炎可导致永久性脱发。
2.粉刺:分为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和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白头粉刺为皮色丘疹,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则表现为明显扩大的毛孔中的小黑点,挤出后形如小虫,顶端发黑。随着病情进展,粉刺可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mm不等;脓疱大小一致,内含白色或黄白色脓液;结节直径大于5mm,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则为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破溃后常流出带血的胶冻状脓液,炎症反应明显,易形成瘢痕。粉刺主要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三、治疗方法
1.毛囊炎:一般治疗方面,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搔抓等刺激。对于轻症毛囊炎,局部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可有效控制炎症。病情较重或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对于形成疖或痈的患者,可能需要切开引流排出脓液。
2.粉刺:日常护理要注意清洁皮肤,但避免过度清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轻度粉刺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如维A酸类药物(维甲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可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伴有炎症时,可外用抗生素如过氧苯甲酰凝胶、甲硝唑凝胶等。中重度粉刺常需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如异维A酸胶囊可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还可改善毛囊口角化。对于聚合性痤疮或暴发性痤疮,可能还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短期抗炎治疗。此外,还可结合物理治疗,如光动力治疗、激光治疗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无论是毛囊炎还是粉刺,在治疗时都应尽量选择温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刺激反应,如发红、瘙痒等,如有不适需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避免儿童搔抓皮肤,防止感染扩散。在日常护理中,儿童应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饮食上,尽量避免给儿童食用过多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减少粉刺发生风险。对于毛囊炎,若儿童反复发生,需排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
2.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患毛囊炎时,应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外用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但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避免口服抗生素,因为很多抗生素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影响。患粉刺时,维A酸类药物有致畸风险,孕期绝对禁用。孕妇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粉刺,如保持皮肤清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等。若粉刺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切不可自行用药。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免疫力也相对较低,毛囊炎和粉刺发生后恢复可能较慢。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口服药物。对于毛囊炎,除了规范治疗外,要注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控制血糖有助于毛囊炎的恢复。粉刺在老年人中相对少见,若出现,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因素有关,治疗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盲目用药。同时,老年人皮肤干燥,在清洁皮肤时要选择滋润型的清洁产品,避免皮肤过于干燥加重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