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蚕豆病是G6PD缺乏症,食用新鲜蚕豆后会突然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出现贫血、黄疸、酱油色尿、发热、腹痛、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者需治疗,有蚕豆病家族史者应避免接触蚕豆。
1.贫血:一般在食用蚕豆后1-2天内出现,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
2.黄疸:出现于贫血后2-3天,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
3.酱油色尿:这是由于血红蛋白在肾脏中沉积所致,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
4.发热: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但一般不超过38.5℃。
5.腹痛: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6.肝脾肿大:部分患儿会出现肝脾肿大。
7.其他:少数患儿还可能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如果孩子食用了新鲜蚕豆后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立即停止食用蚕豆,并给予支持治疗,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输血等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儿的父母或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如果孩子有蚕豆病家族史,应避免接触蚕豆及其制品,同时在就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此外,小儿蚕豆病在感染、服用某些药物等情况下可能会急性发作,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