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包括X线、CT、MRI、骨扫描、病理活检、免疫组化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1.临床表现:
疼痛:是骨肉瘤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隐痛或胀痛,逐渐加重。疼痛在夜间或休息时更为明显。
肿块:在病变部位可触及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
功能障碍: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时,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如跛行、肌肉萎缩等。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骨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密度等改变,对骨肉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CT检查:CT检查可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
MRI检查: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高,可帮助诊断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神经和血管。
骨扫描:骨扫描可检测全身骨骼的情况,有助于发现骨转移。
3.病理检查:
病理活检:通过手术或穿刺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骨肉瘤诊断的金标准。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检查可帮助鉴别骨肉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
4.其他检查:
血清碱性磷酸酶:骨肉瘤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升高。
肿瘤标志物:骨肉瘤患者血清中可有骨肉瘤特异性标志物,如骨桥蛋白、骨唾液酸蛋白等。
综上所述,骨肉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多种方法。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骨肉瘤的治愈率至关重要。如果怀疑有骨肉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