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出血倾向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1.发热:登革热的首发症状通常是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发热通常持续2~7天。
2.头痛:头痛是登革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伴有眼眶痛。
3.肌肉和关节疼痛:患者可出现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尤以双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更为明显。
4.皮疹:皮疹通常在发热后2~5天出现,可为红色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可伴有瘙痒。
5.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倾向。
6.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热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或蚊虫叮咬史。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对于登革热的治疗,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支持,如出现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此外,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防蚊灭蚊。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使用蚊帐、蚊香、防蚊液等,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同时,要注意清理家居周围的积水,消除蚊虫滋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