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脐疝通常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表现为脐部向外突出的肿物,哭闹、咳嗽、腹泻等使腹内压增加时肿物会出现,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物可消失,多数在1岁左右自行愈合,少数需手术治疗。
1.在脐部形成向外突出的肿物,这是由于腹部肌肉发育不完善,脐环没有完全闭锁,或脐部的瘢痕组织薄弱,不够坚固,在腹内压增加(如哭闹、咳嗽、腹泻等)时,肠子从脐环突出,形成脐疝。
2.肿物通常在平卧或用手按压时消失,哭闹、咳嗽、腹泻等使腹内压增加时肿物又会出现。
3.有些小孩的脐疝可能会逐渐增大,但是多数在1岁左右自行愈合。如果脐疝较大、张力较高,或在2岁后仍未愈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除了脐部肿物外,小孩脐疝通常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不会影响生长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脐疝的症状,如脐尿管未闭、卵黄管未闭等,因此如果发现小孩脐部有肿物,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肿物的性质和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小孩哭闹、咳嗽、腹泻等,以减少腹内压增加的情况。
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如果脐疝较小,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先观察,等待其自然愈合。
4.如果脐疝较大、张力较高,或出现嵌顿(肿物不能回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小孩脐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发现小孩脐部有肿物,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