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皮疹、疼痛、出血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登革热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预防的关键是防蚊灭蚊。
1.发热: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一般持续3~7天。
2.皮疹:可出现红色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通常先见于躯干、四肢,后遍及全身。
3.疼痛: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骨骼痛等,其中剧烈的头痛是登革热的常见症状之一。
4.出血:部分患者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热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或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登革热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饮食,多喝水,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2.对症治疗:高热患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疼痛明显者可使用镇痛药,如布洛芬;出血者可使用止血药,如维生素K。
3.病因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采用支持和对症治疗。
此外,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防蚊灭蚊。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装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
2.使用蚊香、灭蚊剂等防蚊用品。
3.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外出。
4.穿长袖衣服、长裤和袜子,避免暴露皮肤。
5.清理家中的积水,避免蚊虫滋生。
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登革热后,病情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和治疗。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或其他基础疾病,以便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