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和混合痔的区别
肛瘘和混合痔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由肛管或直肠周围脓肿引起;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在同一部位相互融合。
1.定义:
肛瘘: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也称之为“肛漏”。
混合痔:内痔和外痔在同一部位相互融合,同时存在。
2.症状:
肛瘘: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较大的高位肛瘘,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常有粪便及气体排出。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门部潮湿、瘙痒,有时形成湿疹。当外口愈合,瘘管中有脓肿形成时,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
混合痔:主要表现为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等症状。
3.病因:
肛瘘:多由肛管或直肠周围脓肿引起,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管道腔缩小,但肠内容物仍可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
混合痔:目前认为内痔通过静脉丛与外痔相互融合,即所谓的“齿状线上移行区”,是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4.检查:
肛瘘:一般通过视诊、指诊、肛门镜检查等明确诊断。有时可能需要进行瘘管造影、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确定瘘管的走行和深度。
混合痔:通过肛门视诊、直肠指诊等检查即可确诊。有时可能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5.治疗:
肛瘘:治疗方法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肛瘘的管道和感染源,促进愈合。术后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药。
混合痔: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调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局部外用药物等。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内痔结扎术、外痔切除术、混合痔切除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肛瘘和混合痔的症状有时可能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如果出现肛肠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