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贝尔面瘫、亨特综合征、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等有关,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急性期减轻面神经水肿和炎症、恢复期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手术治疗等,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一、定义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导致的面瘫。
二、症状
主要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尔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三、病因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
病毒感染是常见的病因,如风疹、带状疱疹、水痘等。
2.贝尔面瘫
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面神经缺血、水肿有关。
3.亨特综合征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4.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面瘫。
5.其他
中毒、代谢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周围性面瘫。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周围性面瘫的诊断通常不难。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
1.神经电生理检查
包括肌电图、神经电图等,有助于评估面神经的功能。
2.头颅CT或MRI
排除脑部病变。
五、治疗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急性期
主要是减轻面神经水肿和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神经营养剂等。
2.恢复期
主要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可进行针灸、理疗、按摩等康复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面神经损伤严重,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功能仍未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
六、预后
大多数周围性面瘫患者预后良好,可在数周或数月内逐渐恢复。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后遗症,如面肌痉挛、联动运动等。
七、预防
1.注意保暖,避免面部直接吹风。
2.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3.及时治疗耳部、面部的感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