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牙龈增生如何治疗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停用或更换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综合患者情况选择替代药物)、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针对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洁治时考虑特殊疾病患者)、药物治疗(炎症明显时用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放抗菌消炎药,特殊人群谨慎选药)、手术治疗(牙龈增生严重时考虑手术,综合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选时机,术后加强口腔护理)。
一、病因治疗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根本治疗是停用或更换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这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例如,若患者因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导致牙龈增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与相关科室医生协商,尝试更换其他不导致牙龈增生的药物。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对药物更换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更换药物时需更密切监测身体整体状况;女性患者在孕期或哺乳期更换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通过口腔卫生指导和洁治术等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口腔卫生指导的方式和重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家长协助进行口腔清洁,教导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两次;成年患者则需自身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洁治术要根据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适度进行,对于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洁治时需更加谨慎,防止出现出血不止等情况。
三、药物治疗
在牙龈炎症明显时,可使用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并在袋内放置抗菌消炎药,如碘制剂等,以减轻炎症。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病因治疗和局部刺激因素的去除。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在选择药物时要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局部抗菌消炎措施。
四、手术治疗
当牙龈增生严重影响咀嚼、美观或口腔功能时,可考虑进行牙龈切除术和牙龈成形术。手术时机的选择要综合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口腔局部情况。例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手术前需评估其心肺功能等,确保能耐受手术;青少年患者进行手术时,要考虑到其口腔还在发育阶段,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尽量减少对口腔正常发育的影响。术后要加强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护理伤口,促进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