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怎么治
推拿按摩、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如针灸、艾灸)是小儿疳积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推拿按摩和饮食调理最为常用。
小儿疳积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多由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病后失调等原因引起。疳积的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等。以下是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1.推拿按摩
补脾经: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推向拇指根部,推100~300次。
揉板门:用拇指揉大鱼际平面中点,揉100~300次。
推四横纹:用拇指桡侧缘在患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的横纹处做往返推动,推100~300次。
揉中脘:用拇指或掌根在患儿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的中点)处做顺时针按揉,按揉50~100次。
摩腹:用掌面在患儿腹部做顺时针摩动,摩5~10分钟。
捏脊: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提捏患儿脊柱两侧的皮肤,从尾骨端逐渐向上移动,捏3~5遍。
2.饮食调理
保证营养均衡:小儿疳积多由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引起,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保证患儿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
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原料,患儿可适当增加鸡蛋、牛奶、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增加维生素摄入:维生素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患儿可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控制食量:患儿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以免损伤脾胃。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加重疳积症状。
3.药物治疗
健儿消食口服液:具有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所致的食欲不振、嗳腐吞酸、脘腹胀满、大便不调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肥儿丸:具有健脾消积、驱虫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虫积腹痛等症状。
4.其他治疗
针灸:可在患儿的四缝穴、中脘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调理脾胃、消食化积。
艾灸:可在患儿的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艾灸治疗,以健脾益气、温中散寒。
以上是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家长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和护理,保持患儿的心情愉悦,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