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跟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应根据术后时间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锻炼,包括活动脚趾、踝泵练习、直腿抬高、关节活动度练习、拄拐行走、平衡练习、步态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活动度训练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饮食、物理治疗和定期复查。
1.术后第1天至第2周
活动脚趾:术后第1天,即可开始活动脚趾,如屈伸脚趾、用脚趾抓毛巾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肿胀。
踝泵练习:即缓慢、用力地屈伸踝关节,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大腿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大腿肌肉用力绷紧及放松,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术后第2周至第6周
直腿抬高: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抬高下肢,如可在小腿下方垫枕头,使下肢高于心脏平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关节活动度练习:被动活动踝关节,即他人帮助下屈伸踝关节;主动活动踝关节,即自主屈伸踝关节。活动范围应逐渐增加,但避免过度活动。
3.术后第6周到3个月
拄拐行走: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由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
平衡练习:如单腿站立、站立位转身等,以增强平衡能力。
步态训练:在平衡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步态训练,如行走、快走、慢跑等,逐渐恢复正常行走功能。
4.术后3个月以后
力量训练:可进行抗阻训练,如使用弹性带进行踝关节的内外翻、屈伸等练习,增强肌肉力量。
柔韧性训练:进行踝关节的拉伸练习,如牵伸跟腱、小腿三头肌等,增加关节的柔韧性。
活动度训练: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以恢复跟骨的正常活动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活动和过早负重。同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此外,跟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X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跟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保持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