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的治疗
幼儿急疹是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治疗包括一般、对症及特殊人群护理。一般治疗有保证幼儿充足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食物,鼓励多饮水;隔离至出疹后5天。对症治疗,体温超38.5℃或有明显不适,可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大血管丰富部位,避开特定部位)或药物降温(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遵医嘱用药);出疹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搔抓,瘙痒明显可遵医嘱用炉甘石洗剂。特殊人群中,低龄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症状可能重,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应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幼儿易出现并发症,患病后需在医生密切监测指导下治疗护理。
一、一般治疗
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在疾病期间,一般治疗至关重要。
1.休息:患病幼儿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体恢复。充足的休息可以让身体各器官得到调养,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对抗病毒感染。
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因为患病期间幼儿的胃肠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能减轻胃肠负担,同时保证营养供给,满足身体恢复的需要。例如可提供米粥、面条、蔬菜泥、水果泥等。鼓励幼儿多饮水,以补充发热导致的水分丢失,防止脱水。
3.隔离:由于幼儿急疹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所以患病幼儿应进行适当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疾病传播。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
二、对症治疗
1.发热:当幼儿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采取措施退热。
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的方法,用3234℃的温水擦拭幼儿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幼儿胸前区、腹部、足底等部位,以防引起不适。
药物降温: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幼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幼儿。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皮肤护理:出疹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幼儿搔抓皮疹,以防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若皮疹瘙痒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止痒。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幼儿:低龄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幼儿急疹后可能症状相对较重,发热可能更频繁、体温更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情况。例如,若3个月以下的婴儿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因为小婴儿病情变化快,自行处理可能延误病情。
2.有基础疾病幼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幼儿,感染幼儿急疹后,由于自身基础状况较差,可能更容易出现并发症,病情也可能更复杂。因此,这类幼儿患病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密切监测和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家长切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