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是什么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表现为腹股沟处有一突起块状肿物,可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平卧或按压时肿物可消失。一岁前有自愈可能,可使用疝气带固定,一岁后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的是将疝气囊高位结扎,防止疝内容物再次突出。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疝气发生。
一、概述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二、症状
1.小儿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2.当孩子哭闹、剧烈运动、咳嗽或便秘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肿物会自行消失。
3.肿物可能会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情况。
4.若发生疝气嵌顿,孩子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三、危害
1.小儿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2.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
3.疝气嵌顿后,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疝内容物坏死、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四、治疗
1.一般来说,小儿疝气在一岁前有自愈的可能,因此可先采取保守治疗,使用疝气带固定。
2.如果一岁后疝气仍未自愈,或者疝气出现嵌顿、绞窄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将疝气囊高位结扎,防止疝内容物再次突出。
五、预防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哭闹、剧烈运动、咳嗽等。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便秘。
3.及时治疗咳嗽、腹泻等疾病。
4.定期体检,如有疝气症状,及时就医。
六、注意事项
1.小儿疝气手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换药和拆线。
4.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七、特殊人群
1.早产儿:由于早产儿的腹肌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疝气,且疝气嵌顿的风险也较高。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早产儿的腹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肥胖儿童:肥胖儿童的腹部脂肪较多,更易导致疝气的发生。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3.有疝气家族史的儿童:有疝气家族史的儿童,发生疝气的风险较高。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腹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要引起重视。如果发现孩子有疝气症状,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疝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