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疝气治疗方法
阴囊疝气通常指腹股沟疝,内容物可降入阴囊,表现为阴囊部位的可复性肿物。其治疗方法分保守和手术两类,1岁以下婴幼儿适用保守治疗,主要用疝气带压迫。手术治疗有传统疝修补术,操作简单但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复发率高;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补片,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但可能有排异等并发症;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可探查双侧但对设备技术要求高且费用高、有气腹风险。特殊人群中,婴幼儿保守治疗需注意观察,防疝内容物嵌顿;老年人术前要治基础病,术后避免剧烈活动;有腹部手术史者,腹腔镜手术难度和风险增加;肥胖人群术前应控体重,术后注意切口护理。
一、阴囊疝气概述
阴囊疝气是疝气的一种类型,通常指腹股沟疝,内容物可降入阴囊,表现为阴囊部位出现可复性肿物,即在站立、用力、咳嗽等腹压增加时肿物出现或增大,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时肿物可回纳腹腔。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适用人群:1岁以下婴幼儿,因部分患儿随生长发育,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
方法:主要采用疝气带压迫,通过对疝环处施加适当压力,阻止疝内容物突出,促进疝环闭合。但使用时需注意佩戴方法正确,避免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2.手术治疗
传统疝修补术
操作方式:将疝囊高位结扎,并利用邻近组织进行修补,加强腹股沟区薄弱部位。如Bassini法,将精索提起,在其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优缺点:优点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费用较低;缺点是术后疼痛较明显,恢复时间较长,且复发率相对较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
操作方式:利用人工合成补片进行修补,通过补片的填充和覆盖,加强腹股沟区。如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将补片置于腹股沟管后壁;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锥形网塞填充疝环,再用平片覆盖加强。
优缺点:优点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缺点是补片可能引发排异反应、感染等并发症,且费用相对较高。
腹腔镜疝修补术
操作方式: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可经腹腔内修补(IPOM)、完全腹膜外修补(TEP)等。手术在腹腔镜辅助下,对疝环进行处理并放置补片。
优缺点: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可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区,发现隐匿疝;缺点是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费用较高,且有气腹相关并发症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保守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疝气带佩戴情况,防止皮肤磨损、过敏等。若出现疝内容物嵌顿,即肿物无法回纳、伴有疼痛、哭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强行推送,以免造成肠管等组织坏死。
2.老年人:多合并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列腺增生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腹压增高,增加疝气复发风险。因此术前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腹压升高因素。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剧烈活动,防止复发。
3.有腹部手术史人群:由于腹腔内可能存在粘连,腹腔镜疝修补术操作难度可能增加,手术风险相对提高。医生需根据具体病史和粘连情况,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4.肥胖人群:肥胖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术后切口感染、疝复发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术前应适当控制体重,术后注意切口护理,避免脂肪液化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