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后注意事项
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后护理需注意多方面。伤口护理上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衣物、尿布摩擦与污染,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及发热;饮食方面,术后短期先适量饮水,逐步过渡到流食、半流食,恢复阶段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蛋白质、蔬菜水果,减少高糖高脂肪零食;活动管理上,早期避免剧烈活动与哭闹,后期随伤口愈合逐渐增加活动量;日常护理要预防感冒咳嗽、避免便秘;特殊人群中,低龄患儿家长需更细心观察与轻柔护理,有基础疾病患儿要谨慎增加活动量并严格管理基础疾病。
一、伤口护理
1.保持清洁干燥: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后,伤口需保持清洁与干燥,以防感染。因小儿好动,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的衣物摩擦伤口,尿布也应注意不要覆盖到伤口部位,防止尿液污染。若伤口不慎被弄脏,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2.观察伤口情况: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及发热现象。小儿皮肤较为娇嫩,轻微的感染可能就会有明显表现。若发现伤口渗血,少量渗血可通过局部按压止血,若出血较多或持续不止,需立即就医;伤口渗液、红肿或发热,可能提示伤口存在感染,也应及时告知医生。
二、饮食注意
1.术后短期:小儿术后胃肠功能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术后68小时若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适量饮水。随后逐渐过渡到流食,如米汤等,再根据情况转为半流食,如粥、烂面条等。因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这种循序渐进的饮食方式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
2.恢复阶段:随着身体恢复,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预防便秘。小儿往往偏好零食,此时家长要做好引导,减少高糖、高脂肪零食的摄入。
三、活动管理
1.早期限制活动:术后短期内,小儿应避免剧烈活动和哭闹。剧烈活动和哭闹会使腹压升高,不利于伤口愈合,甚至可能导致疝气复发。比如跑跳、大声哭闹等行为都应尽量避免。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玩安静的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
2.逐渐增加活动量:随着伤口愈合,可逐渐增加小儿的活动量。一般在术后12周,可进行一些较为轻松的活动,如室内散步等。但仍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活动时间也不宜过长,要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调整。
四、日常护理
1.预防感冒咳嗽:感冒咳嗽会引起腹压增加,对术后恢复不利。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在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降低感染风险。若孩子不慎感冒咳嗽,应及时治疗,控制症状。
2.避免便秘:便秘时小儿排便用力会增加腹压。除了饮食上多摄入蔬菜水果外,若孩子出现排便困难,可适当增加孩子的饮水量,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发生。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患儿:低龄患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更加细心观察孩子的反应。比如孩子不明原因的烦躁、哭闹,可能提示伤口不适或存在其他问题。在护理操作上,动作要更加轻柔,避免弄疼孩子。同时,低龄患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要注意预防感染。
2.有基础疾病患儿:若小儿本身存在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后恢复可能会受到影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术后活动耐力可能较差,活动量的增加要更加谨慎;糖尿病患儿,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手术创伤可能会影响血糖波动,血糖的异常也不利于伤口愈合。家长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基础疾病的管理与术后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