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牙周炎的症状
轻度牙周炎有牙龈、牙周袋、牙齿和口腔异味等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牙龈红肿(因炎症使颜色变暗红色,不同人群诱因有别)、出血(炎症致组织脆弱,特殊疾病患者出血更严重)、退缩(与年龄、刷牙方式等有关);牙周袋形成(炎症破坏牙龈与牙齿附着关系,卫生差和正畸史者易出现);牙齿松动(炎症发展、牙槽骨吸收致支持组织减少,老年人和有咬合创伤者更明显)、敏感(牙龈退缩牙根暴露所致,特定病史和常喝碳酸饮料人群症状加重);口腔异味(细菌分解食物产生,吸烟及有呼吸、消化系统疾病者异味更重)。
一、牙龈变化
1.牙龈红肿:轻度牙周炎患者的牙龈颜色会由正常的粉红色变为暗红色,这是由于炎症导致牙龈组织内血管扩张、充血。这种红肿在刷牙或使用牙线时可能会更加明显,一般在牙颈部和牙龈边缘表现突出。青少年和成年人出现牙龈红肿可能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如青春期、孕期激素水平改变会加重牙龈炎症。而老年人出现牙龈红肿还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如糖尿病等。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牙龈红肿可能会被烟草的色素掩盖,不易察觉。
2.牙龈出血:这是轻度牙周炎较为常见的症状,多在刷牙、咬硬物时出现。炎症使得牙龈组织变得脆弱,轻微刺激就可能导致牙龈表面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刷牙方法不正确、牙刷刷毛过硬等都可能加重牙龈出血。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牙龈出血可能更为严重且不易止住,一旦发现牙龈频繁出血且难以止血,应及时就医检查。
3.牙龈退缩:随着炎症的发展,牙龈组织会逐渐出现萎缩,导致牙根部分暴露。这可能会使牙齿看起来变长,牙缝变宽。牙龈退缩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可能与增龄性变化、长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等有关。有夜磨牙习惯的人群,由于牙齿长期受到异常的咬合压力,也可能加速牙龈退缩。
二、牙周袋形成
轻度牙周炎时,牙龈与牙齿之间的附着关系会受到破坏,形成牙周袋。正常情况下,牙龈与牙齿紧密贴合,牙周袋深度一般不超过3毫米。当发生炎症时,牙周袋深度可能会增加至45毫米。牙周袋内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细菌,进一步加重炎症。口腔卫生习惯差的人群,如不按时刷牙、不使用牙线等,牙周袋内的细菌滋生更为严重。有正畸治疗史的患者,如果正畸过程中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容易出现牙周袋。
三、牙齿变化
1.牙齿松动:轻度牙周炎时牙齿松动可能不明显,但在炎症持续发展、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程度后,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会出现轻微的松动。尤其是在咬合力较大的牙齿,如磨牙,松动可能更易被察觉。老年人由于牙槽骨本身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萎缩,发生轻度牙周炎时牙齿松动可能相对更明显。有咬合创伤的患者,如牙齿排列不齐、有不良修复体等,会加重牙齿的松动。
2.牙齿敏感:牙龈退缩和牙根暴露后,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会变得敏感。患者在食用冷、热、酸、甜食物时,可能会感到牙齿酸痛。这种敏感症状在食用刺激性食物后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胃酸反流到口腔会腐蚀牙齿,加重牙齿敏感症状。长期饮用碳酸饮料的人群,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酸蚀,也会增加牙齿敏感的发生风险。
四、口腔异味
轻度牙周炎患者口腔内细菌滋生,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等有异味的物质,导致口臭。这种口臭在早晨起床时可能更为明显,刷牙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随着细菌的再次滋生,口臭又会出现。吸烟人群由于烟草的气味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口腔异味。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因疾病本身导致口臭与牙周炎引起的口臭相互叠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