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牙齿松动是怎么回事
牙齿松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牙周炎,因细菌感染致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口腔卫生不良、长期吸烟、患糖尿病等易患且加重;二是创伤性咬合,不正常咬合关系、替牙期青少年乳牙滞留等可致;三是根尖周炎,牙髓病未治致细菌扩散到根尖周组织,有牙髓病史者易发生;四是牙龈萎缩,生理性随年龄缓慢出现,病理性由牙周炎、不正确刷牙等引起;五是肿瘤相关,口腔内肿瘤侵犯牙槽骨和牙周组织可致。发现牙齿松动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洁治,儿童需养成正确刷牙习惯,老年人要关注口腔健康。
一、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
牙周炎是引起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之一。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当发生牙周炎时,细菌感染会导致牙周支持组织逐渐破坏,牙槽骨吸收。随着牙槽骨吸收量的增加,牙齿的支持力量减弱,从而出现牙齿松动。牙周炎的发生与口腔卫生不良密切相关,菌斑、牙石堆积是主要致病因素,长期吸烟、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牙周炎,且病情可能更严重,牙齿松动风险更高。
二、创伤性咬合引起牙齿松动
1.咬合创伤:不正常的咬合关系,如咬合时牙齿受到过大的力量,比如咀嚼硬物、咬合干扰等,会使牙齿受到创伤,导致牙周膜损伤,进而引起牙齿松动。例如,长期偏侧咀嚼的人,可能会导致一侧牙齿承受过大咬合力而出现松动;牙齿有早接触点,在咀嚼过程中该牙承受的力量超过其承受范围,也会造成创伤性咬合,引发牙齿松动。
2.青少年特殊情况:处于替牙期的青少年,若出现乳牙滞留,恒牙异位萌出,可能会导致咬合关系异常,产生创伤性咬合,影响牙齿的稳固性,导致牙齿松动。
三、根尖周炎导致牙齿松动
根尖周炎多是由于牙髓病未得到及时治疗,细菌感染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的。炎症会导致根尖周组织充血、水肿,牙槽骨吸收,从而使牙齿松动。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牙齿会有明显的浮出感,咀嚼疼痛加剧,松动度可能较明显;慢性根尖周炎时,牙齿松动程度相对较轻,但也会逐渐影响牙齿的正常功能。有牙髓病史、曾有牙齿疼痛未及时处理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根尖周炎导致牙齿松动。
四、牙龈萎缩引起牙齿松动
牙龈萎缩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牙龈萎缩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出现,但进展缓慢;病理性牙龈萎缩多由牙周炎、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如横刷法)、不良修复体等引起。牙龈萎缩会使牙根暴露,牙槽骨相应吸收,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进而导致牙齿松动。长期不正确刷牙的人,牙龈受到机械性损伤,容易发生牙龈萎缩;佩戴不合适的假牙等不良修复体,也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
五、肿瘤相关导致牙齿松动
口腔内的一些肿瘤,如颌骨的成釉细胞瘤、牙龈的肿瘤等,可能会侵犯牙槽骨和牙周组织,破坏牙齿的支持结构,从而引起牙齿松动。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牙齿松动往往比较明显,且可能伴有局部的肿胀、疼痛等症状。对于有口腔内异常肿块、疼痛持续不缓解且伴有牙齿松动的情况,需要高度警惕肿瘤的可能。
当发现牙齿松动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X线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是牙周炎引起,需要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包括洗牙、龈下刮治等;如果是创伤性咬合导致,需要调整咬合;根尖周炎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对于肿瘤等特殊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对于预防牙齿松动非常重要。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帮助其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避免不良的口腔习惯;对于老年人,要关注其口腔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口腔问题,降低牙齿松动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