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外阴炎的症状是什么
婴幼儿外阴炎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一、外阴局部症状,有外阴红肿(约80%以上患儿出现)、瘙痒(约70%患儿因痒搔抓)、疼痛(约60%患儿排尿或触碰外阴时疼);二、分泌物异常,分泌物增多(发生率90%)且伴有异味(约70%患儿有此症状);三、其他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外阴溃疡(约10%15%严重病例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20%30%患儿出现)。家长需关注,注意日常清洁护理,若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防止患儿搔抓加重感染。
一、外阴局部症状
1.外阴红肿:婴幼儿外阴炎时,外阴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使得外阴皮肤看起来比正常时更红,且伴有肿胀感。这种红肿一般肉眼可见,触摸时婴幼儿可能会因不适而抗拒,严重时红肿范围可累及整个外阴部。相关研究表明,在婴幼儿外阴炎病例中,约80%以上的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外阴红肿症状。
2.瘙痒:炎症刺激会引起外阴瘙痒,婴幼儿虽无法准确表达,但会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出来,如频繁用手搔抓外阴部位,夜间睡眠时也可能因瘙痒而出现睡眠不安稳,经常翻身、哭闹等情况。搔抓可能进一步损伤外阴皮肤,加重炎症反应。临床观察显示,约70%的外阴炎患儿存在因瘙痒而搔抓的行为。
3.疼痛:当患儿排尿时,尿液刺激炎症部位,会引发疼痛,导致患儿排尿时哭闹不止,部分患儿甚至可能因害怕疼痛而抗拒排尿。此外,在触碰或摩擦外阴时,如更换尿布过程中,也会引发疼痛,使患儿表现出痛苦面容或哭闹。有研究统计,约60%的患儿在排尿或触碰外阴时会出现明显疼痛症状。
二、分泌物异常
1.分泌物增多: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外阴仅有少量分泌物。患外阴炎后,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这是身体对炎症的一种防御反应。增多的分泌物可能呈白色、黄色或黄绿色,质地可呈稀薄状、糊状或脓性。有研究对婴幼儿外阴炎患者的分泌物进行分析,发现分泌物增多的发生率高达90%。
2.异味:由于炎症感染,分泌物常伴有异味,多为腥臭味或恶臭味。这是因为细菌等病原体在分泌物中滋生繁殖,分解分泌物中的成分,产生具有异味的代谢产物。异味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提示炎症的严重程度,一般异味越重,炎症可能相对越严重。临床观察表明,约70%的外阴炎患儿分泌物存在异味。
三、其他症状
1.外阴溃疡:若外阴炎病情较为严重,炎症长期刺激外阴皮肤,可能导致外阴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溃疡表面通常会有渗出物,患儿会因溃疡处疼痛而更加抗拒触碰外阴,影响日常护理。外阴溃疡增加了感染扩散的风险,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在部分严重外阴炎病例中,约10%15%会出现外阴溃疡症状。
2.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婴幼儿外阴炎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导致腹股沟淋巴结反应性肿大。这是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炎症时,附近的淋巴结会发挥免疫防御功能,从而出现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一般可以在腹股沟区域触摸到,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结节,质地较软或稍硬,可活动,按压时患儿可能会有轻微疼痛。临床研究显示,约20%30%的婴幼儿外阴炎患儿会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温馨提示:对于婴幼儿外阴炎,家长需格外关注。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外阴炎更容易发生且可能进展较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婴幼儿外阴部清洁,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从前向后清洗外阴,避免粪便污染外阴。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尿布或纸尿裤,并勤更换,减少尿液和粪便对皮肤的刺激。如果发现婴幼儿出现上述外阴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家长要注意看护,防止患儿因瘙痒搔抓外阴导致皮肤破损加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