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垂直低位阻生齿
垂直低位阻生齿指牙齿萌出受邻牙、骨或软组织阻碍,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基本平行且牙冠最高部位低于第二磨牙牙颈部的阻生齿。其成因包括颌骨发育不足、邻牙阻力和软组织阻力;临床表现有牙龈反复肿痛、咬合不适、邻牙损伤;诊断依靠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治疗方面,无症状时可观察,有症状则通常需拔除。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各异,儿童和青少年要密切观察萌出情况,有症状及时就医并做好心理安抚;成年人自行萌出可能性小,有症状及时就诊,不良生活方式者注意口腔卫生,患全身性疾病者告知医生病情;老年人需综合评估全身状况,拔牙前后控制相关指标,术后注意休息和营养。
一、垂直低位阻生齿的定义
垂直低位阻生齿是指牙齿在萌出过程中,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该阻生齿的长轴与第二磨牙的长轴基本平行(垂直方向),同时其牙冠的最高部位低于第二磨牙的牙颈部,处于较低的位置。
二、垂直低位阻生齿的成因
1.颌骨发育不足:随着人类进化,颌骨逐渐变小,导致牙弓长度与牙量不匹配,使得智齿没有足够的空间正常萌出,进而形成阻生齿。
2.邻牙阻力:第二磨牙的存在可能会阻碍智齿的正常萌出,当第二磨牙排列较紧密时,智齿萌出时会受到挤压,容易形成垂直低位阻生。
3.软组织阻力:覆盖在智齿表面的牙龈组织过厚、坚韧,会对智齿的萌出产生阻力,使其难以正常萌出到口腔内。
三、垂直低位阻生齿的临床表现
1.牙龈反复肿痛:由于阻生齿部分萌出,牙冠周围的牙龈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其中,细菌滋生繁殖,引发智齿冠周炎,导致牙龈反复肿痛。
2.咬合不适:垂直低位阻生齿可能会影响咬合关系,患者在咀嚼时可能会感觉到疼痛或不适,长期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
3.邻牙损伤:阻生齿可能会顶压第二磨牙,导致第二磨牙的牙根吸收、龋坏,甚至引起松动,影响邻牙的健康。
四、垂直低位阻生齿的诊断
1.口腔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智齿的萌出情况、位置以及周围牙龈组织的状况,初步判断是否为垂直低位阻生齿。
2.X线检查:包括曲面断层片、CBCT等,能够清晰地显示智齿的位置、形态、与邻牙的关系以及周围骨质的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五、垂直低位阻生齿的治疗
1.观察:如果垂直低位阻生齿没有引起任何症状,对邻牙和口腔健康没有造成影响,可以暂时观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2.拔除:当垂直低位阻生齿出现反复发炎、疼痛、影响邻牙健康、造成咬合紊乱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拔除。拔牙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需要由专业的口腔医生进行操作。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发现有垂直低位阻生齿的迹象,应密切观察其萌出情况。由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颌骨还在发育中,有可能随着颌骨的生长,智齿有正常萌出的可能。但如果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反复肿痛,也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拔除。在拔牙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状态,做好沟通和安抚工作,同时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成年人:成年人的颌骨已经发育完成,垂直低位阻生齿自行萌出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成年人,在拔牙前后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同时,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成年人,在拔牙前需要将病情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决定是否拔除垂直低位阻生齿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拔牙前要对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控制,确保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手术。术后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