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正常注射方法
破伤风疫苗的注射方法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具体为:
破伤风类毒素: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4~8周。
破伤风抗毒素(TAT):需先做过敏试验,结果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法。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一般不需要做过敏试验,可直接肌内注射。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方法。以下是破伤风正常注射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破伤风疫苗的种类
1.破伤风类毒素:是用破伤风梭菌经甲醛脱毒制成,用于预防破伤风。
2.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破伤风。
3.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是从大量破伤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中分离制成,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破伤风。
二、破伤风疫苗的注射方法
1.破伤风类毒素
基础免疫: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4~8周。第1次注射1支,第2次和第3次各注射2支。
加强免疫:注射1支,以后每5~10年加强注射1次。
2.破伤风抗毒素(TAT)
过敏试验:用1ml注射器抽取TAT0.1ml,加入生理盐水至1ml,摇匀后在前臂掌侧下段作皮内注射,0.1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
脱敏注射法:如果皮试结果阳性,需要采用脱敏注射法。将TAT分4次,小剂量并逐渐增加,每隔20分钟肌内注射1次,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脱敏注射法的具体剂量和方法如下:
第1次注射0.1ml;
第2次注射0.2ml,同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
第3次注射0.3ml,同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
第4次注射余量,同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
3.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一般不需要作过敏试验,可直接肌内注射。
剂量为3000~6000IU,一次注射。
三、破伤风疫苗的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破伤风疫苗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2.发热: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3.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4.禁忌证:对破伤风类毒素或TAT过敏者禁用破伤风疫苗;有严重过敏体质者慎用破伤风疫苗;孕妇应慎用破伤风疫苗。
5.注意事项: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应在注射地点观察30分钟,无不适症状后方可离开;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饮酒和喝浓茶;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四、特殊人群的破伤风疫苗接种
1.儿童: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如果儿童有以下情况,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受伤后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
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
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2.成人:成人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如果成人有以下情况,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受伤后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
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
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有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深度刺伤、火器伤、动物咬伤等。
3.孕妇:孕妇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如果孕妇有以下情况,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受伤后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
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
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有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深度刺伤、火器伤、动物咬伤等。
总之,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方法,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和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如果受伤后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受伤的情况和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