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牙牙龈萎缩怎么办
门牙牙龈萎缩原因包括刷牙方法不当、牙周病、不良修复体、年龄因素等,应对措施有针对病因治疗(纠正刷牙方式、治疗牙周病、更换合适修复体)和维护牙龈健康(使用辅助工具、定期检查),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儿童与不良习惯相关、成年人与卫生及吸烟等有关、老年人多为生理性退变且需注重维护与定期检查。
一、明确门牙牙龈萎缩的原因
门牙牙龈萎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包括:
刷牙方法不当:长期使用硬毛牙刷且刷牙用力过大、采用横刷法等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过度磨损牙龈,导致牙龈萎缩。例如,研究表明不正确的刷牙行为会使牙龈组织受到机械性损伤,进而引发牙龈萎缩。
牙周病:牙周炎是导致牙龈萎缩的常见疾病。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会引发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炎症会破坏牙龈组织和牙槽骨,使得牙龈逐渐萎缩,同时还可能伴有牙齿松动等症状。多项牙周病相关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中牙龈萎缩的发生率较高。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烤瓷牙等修复体,会对牙龈组织产生持续的刺激,影响牙龈的健康,导致牙龈萎缩。例如,修复体边缘不贴合,会不断摩擦牙龈,引起牙龈炎症和萎缩。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组织会出现生理性的退变,牙龈逐渐萎缩,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二、门牙牙龈萎缩的应对措施
(一)针对病因治疗
纠正刷牙方式: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进行刷牙。巴氏刷牙法是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全面清洁牙齿。
治疗牙周病:
洗牙:通过超声波洗牙等方式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减轻牙龈的炎症,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一般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洗牙,但具体频率需根据个人牙周健康状况由医生决定。
牙周系统治疗:如果牙周炎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更深入的牙周治疗,以彻底清除牙周袋内的菌斑和牙石,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
更换合适修复体:如果是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萎缩,应及时就医,让医生重新制作合适的修复体,避免修复体继续刺激牙龈。
(二)维护牙龈健康
使用辅助口腔清洁工具:可以使用牙线、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帮助清除牙齿邻面和牙龈沟内的食物残渣和菌斑,进一步维护牙龈健康。例如,牙线可以有效清洁牙齿邻接面的菌斑,冲牙器则能通过高压水流冲洗口腔,清除难以用牙刷清洁的部位。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进行处理,包括早期发现牙龈萎缩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不同人群门牙牙龈萎缩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门牙牙龈萎缩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多与不良口腔习惯有关,如儿童可能不自觉地存在咬唇、咬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儿童正确刷牙,纠正不良口腔习惯。例如,对于口呼吸的儿童,需及时排查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等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因为口呼吸会导致牙龈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引起牙龈干燥、萎缩等问题。
(二)成年人
成年人牙龈萎缩可能与工作压力大导致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吸烟等因素有关。吸烟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成年人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坚持正确的口腔清洁和定期口腔检查。
(三)老年人
老年人牙龈萎缩多为生理性退变,但也可能伴有一些病理性因素。老年人应更加注重口腔的日常维护,选择适合自己的口腔清洁工具,如针对牙龈萎缩后牙齿间隙可能变大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牙线和冲牙器。同时,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牙周疾病等问题,以延缓牙龈萎缩的进展,保持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