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智齿冠周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智齿冠周炎是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以下颌多见,病因包括智齿萌出空间不足、细菌感染、局部创伤,症状有局部胀痛、张口受限等局部症状及发热等全身症状,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口腔及X线牙片检查可诊断,治疗有局部冲洗、含漱、全身用抗菌药、手术等方式,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检查、合理饮食和增强体质。
一、急性智齿冠周炎的定义
急性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急性炎症。临床上以下颌智齿冠周炎多见,上颌智齿冠周炎发生率较低。
二、病因
1.智齿萌出空间不足: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颌骨逐渐变小,而牙齿的大小变化相对较小,导致智齿萌出时空间不足,部分牙冠被牙龈覆盖,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嵌塞其中,难以清洁,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细菌感染:盲袋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细菌生长繁殖,常见的致病菌有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如感冒、疲劳、睡眠不足等,细菌毒力增强,就容易引发炎症。
3.局部创伤:咀嚼时对颌牙咬伤冠周软组织,或者智齿萌出过程中对周围组织的机械刺激,都可能导致冠周组织损伤,增加感染的机会。
三、症状
1.局部症状:初期患者自觉患侧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若炎症侵及咀嚼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甚至出现“牙关紧闭”。检查可见智齿萌出不全,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糜烂,触痛明显,盲袋内可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2.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头痛、疲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
四、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口腔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X线牙片检查有助于了解智齿的生长位置、方向、牙根形态及与邻牙的关系等,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治疗
1.局部治疗:
盲袋冲洗: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反复冲洗盲袋,直至溢出液清亮为止,然后在盲袋内放置碘甘油等消炎药物。
口腔含漱: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氯己定含漱液等,有助于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缓解炎症。
2.全身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等,以控制感染。疼痛明显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
3.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如局部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以缓解疼痛,防止炎症扩散。
冠周龈瓣切除术:对于位置正常、有足够萌出空间且能正常咬合的智齿,可在炎症消退后切除冠周龈瓣,以消除盲袋。
智齿拔除术:对于牙位不正、无足够萌出空间、经常发炎的智齿,应在炎症控制后尽早拔除。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智齿尚未萌出,但如果存在牙列拥挤等情况,可能影响智齿的正常萌出。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若孩子出现磨牙后区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在进行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因恐惧而不配合治疗。
2.孕妇: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更容易发生智齿冠周炎。孕妇在治疗时需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一般以局部治疗为主,如盲袋冲洗、含漱等。若病情严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同时,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较弱,患急性智齿冠周炎后炎症可能不易控制,且可能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因治疗引起其他并发症。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七、预防
1.保持口腔清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以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2.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智齿萌出异常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4.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