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有什么危害
龋齿对人体健康危害大,不仅有口腔局部危害,还会影响全身健康,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有别且各有注意事项。口腔局部危害包括影响牙齿结构和功能,导致牙体硬组织破坏、咀嚼功能降低,引发牙髓炎等疾病;影响口腔卫生和其他牙齿健康,增加相邻牙齿患龋风险;影响儿童牙齿发育和恒牙萌出,造成恒牙萌出异常和牙列排列问题。全身健康危害有影响营养摄入和消化,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引发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等;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自卑等心理问题。不同人群中,儿童要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控制糖分摄入;老年人要注重口腔卫生、定期检查治疗;孕妇备孕前应全面检查治疗、孕期保持口腔卫生;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加强口腔护理,治疗时与医生充分沟通病情。
一、对口腔局部健康的危害
1.影响牙齿结构和功能:龋齿会导致牙体硬组织被破坏,形成龋洞。随着龋坏程度的加深,龋洞会逐渐扩大,严重时可使牙冠部分甚至全部缺失。这不仅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降低咀嚼效率,还可能导致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引起疼痛。长期的龋齿发展还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牙髓炎会导致剧烈的牙痛,疼痛往往难以忍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根尖周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2.影响口腔卫生和其他牙齿健康:龋洞内易存留食物残渣和细菌,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影响口腔卫生状况。而且,龋齿产生的细菌和有害物质可能会波及相邻的牙齿,增加其他牙齿患龋的风险,导致龋齿在口腔内扩散。
3.影响儿童牙齿发育和恒牙萌出:对于儿童来说,乳牙龋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下方恒牙胚的发育,导致恒牙萌出异常,如恒牙萌出过早或过迟、恒牙排列不齐等。此外,乳牙因龋坏过早缺失,会使相邻牙齿向缺隙处倾斜,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进而影响牙列的正常排列和咬合关系。
二、对全身健康的危害
1.影响营养摄入和消化:由于龋齿导致牙齿疼痛和咀嚼功能下降,患者可能会避免使用患牙咀嚼食物,从而偏向选择柔软、易咀嚼的食物。这样会使食物不能充分咀嚼,增加胃肠消化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等问题。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营养摄入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持。
2.引起感染性疾病:龋齿内的细菌可能会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这些细菌还可能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定植,引发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关节炎等。特别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龋齿引发的感染风险更高,病情也可能更为严重。
3.影响心理健康:牙齿的美观和功能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和注重外貌的人群,龋齿导致的牙齿变色、缺损等问题可能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活动和自信心。长期的心理压力还可能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龋齿不仅会影响牙齿健康和营养摄入,还可能影响发音和面部发育。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等。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龋齿。同时,控制儿童的糖分摄入,避免过多食用糖果、饮料等甜食。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口腔卫生状况往往较差,更容易患龋齿。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龋齿引发的感染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病情。老年人应更加注重口腔卫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口腔清洁工具,如软毛牙刷、牙线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及时修复缺失的牙齿,以维持口腔的正常功能。
3.孕妇:孕妇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口腔环境也会发生改变,患龋齿的风险增加。而且,孕期的龋齿治疗相对受限,因为一些治疗方法和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在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等口腔疾病。孕期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增加营养摄入,特别是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以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唾液中的糖分也相应增加,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患龋齿。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一旦发生龋齿,更容易引发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加强口腔卫生护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在治疗龋齿时,要与医生充分沟通自己的糖尿病病情,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