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什么
龋齿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病因涉及细菌、饮食、宿主、时间等因素,临床表现有颜色、形态、质地改变,危害包括对牙齿本身及全身健康的影响,预防需从口腔卫生、饮食、定期检查入手,治疗有充填治疗和根管治疗等方法。
一、龋齿的定义
龋齿也被称作蛀牙、虫牙,它是一种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出现变化,初期可能只是牙齿表面颜色改变,随着病情发展会形成龋洞等。
(一)病因相关因素
1.细菌因素
变形链球菌是致龋的主要细菌之一。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会利用食物中的糖类(如蔗糖等)进行代谢产酸,这些酸会逐渐侵蚀牙齿硬组织。例如,当口腔内存在大量变形链球菌时,若摄入含糖食物,细菌分解糖产生酸性物质,长期作用于牙齿,就会使牙齿硬组织脱矿。
一些其他细菌也参与其中,它们与变形链球菌等共同作用,影响龋齿的发生和发展进程。
2.饮食因素
糖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频繁摄入含糖食物和饮料,会为口腔内的致龋菌提供充足的底物来产酸。比如,儿童如果经常吃糖果、喝甜饮料,牙齿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中,就容易发生龋齿。而且,食物的黏稠性也很关键,黏性大的食物容易黏附在牙齿表面,延长与牙齿接触的时间,增加产酸的机会。
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也与龋齿有关,例如缺乏维生素D、钙等,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牙齿硬组织的结构,使牙齿更容易受到龋坏的影响。
3.宿主因素
牙齿的形态、结构和矿化程度是影响因素之一。如果牙齿排列不整齐,存在拥挤、重叠等情况,就容易导致食物残渣滞留,难以清洁,从而增加龋齿发生的风险。比如,一些牙齿窝沟较深的儿童,窝沟处容易积存食物和细菌,成为龋齿的好发部位。
唾液的量和质也很重要。唾液具有清洁口腔、缓冲酸性、抗微生物等作用。如果唾液分泌量减少或者唾液的缓冲能力下降等,都不利于口腔的自洁,容易引发龋齿。例如,一些患有舍格伦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唾液分泌减少,龋齿的发生率会相对较高。
4.时间因素
龋齿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从牙齿受到致龋因素作用开始,到出现明显的龋坏症状,通常需要数months甚至数年的时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等,就可以延缓甚至阻止龋齿的发生发展。
二、龋齿的临床表现
1.颜色改变
初期龋齿,牙齿表面可能会出现白垩色改变,这是因为牙齿硬组织脱矿,导致牙齿表面光泽度消失,呈现出白垩状。例如,牙釉质早期脱矿时,牙齿表面会出现不透明的白色斑块。随着病情进展,病变部位颜色会进一步加深,可能变为棕色、黑色等。
2.形态改变
当龋损继续发展,牙齿硬组织会逐渐破坏,形成龋洞。龋洞的形态各异,根据龋坏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窝沟龋开始时是窝沟处出现墨浸状改变,然后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龋洞;平滑面龋则是从牙齿表面的点隙裂沟等部位开始,逐渐形成浅的龋洞,随着病情发展龋洞会不断扩大。
3.质地改变
龋坏部位的牙齿硬组织质地会变得松软。因为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产酸破坏后,结构遭到破坏,变得脆弱易碎。用探针检查时,会感觉龋洞处的牙齿质地较软,与正常坚硬的牙齿组织有明显区别。
三、龋齿的危害
1.对牙齿本身的危害
会导致牙齿疼痛,随着龋洞加深,细菌感染可能波及牙髓,引起牙髓炎,出现剧烈的牙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和进食功能。例如,深龋患者在遇到冷热刺激时会出现疼痛,而牙髓炎患者疼痛往往更为剧烈,夜间痛等症状也比较明显。
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引起根尖周炎,导致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出现牙龈肿胀、瘘管形成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如果乳牙发生严重的龋齿,影响到下方的恒牙胚,可能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问题。
2.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龋齿引起的牙痛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患者进食减少,长期可能会影响营养的摄入,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例如,儿童因为龋齿疼痛而不敢好好咀嚼食物,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口腔内的病灶感染还可能成为病灶,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疾病,如心内膜炎、肾炎等。因为口腔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其他部位,引发相应的感染性疾病。
四、龋齿的预防措施
1.口腔卫生方面
正确刷牙是关键。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minutes。选择合适的牙刷,牙刷的刷毛要柔软,刷头大小适中,便于清洁牙齿的各个部位。例如,儿童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家长要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辅助清洁。对于牙齿之间的食物残渣等,牙线或牙缝刷可以起到很好的清洁作用。特别是对于牙缝较宽或者存在牙列拥挤的人群,使用牙线等可以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
2.饮食方面
控制糖类摄入。减少食用糖果、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尤其是减少在两餐之间的含糖零食摄入。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纤维性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可以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同时减少糖类在口腔内的滞留时间。
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鱼虾、新鲜蔬菜水果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牙齿的正常发育和维持牙齿硬组织的健康。
3.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口腔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及时发现牙齿早期的龋坏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儿童来说,定期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龋齿,进行窝沟封闭等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五、龋齿的治疗方法
1.充填治疗
当龋齿还处于浅龋、中龋阶段时,通常采用充填治疗。医生会先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然后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进行充填,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常用的充填材料有树脂材料等,树脂材料具有美观、耐磨等优点,可以很好地恢复牙齿的外观和咀嚼功能。
2.根管治疗
如果龋齿已经发展到深龋,细菌感染波及牙髓,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时,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包括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对根管进行清理、消毒,然后充填根管,最后再进行补牙或做牙冠修复等。根管治疗可以保留患牙,缓解疼痛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