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红肿怎么回事
牙龈红肿是口腔科常见症状,其原因包括口腔局部因素(如菌斑牙石堆积、牙龈炎、牙周炎、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和全身因素(如内分泌紊乱、血液系统疾病、其他全身疾病);表现为牙龈颜色形态质地改变、出血等;相关检查有口腔专科检查和血液检查;处理原则包括局部治疗(口腔清洁、去除刺激因素、药物治疗)和全身治疗(针对全身疾病治疗),需综合评估处理,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一、牙龈红肿的常见原因
牙龈红肿是口腔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产生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
(一)口腔局部因素
1.菌斑、牙石堆积: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时,食物残渣、细菌等会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若未及时清除,菌斑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导致牙龈红肿。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措施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菌斑、牙石堆积,进而引发牙龈红肿。对于儿童而言,若家长未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易因菌斑、牙石堆积出现牙龈红肿情况;而一些成年人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忽视口腔清洁,同样面临该风险。
2.牙龈炎: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主要由菌斑引起。细菌在牙龈沟内滋生,刺激牙龈组织,使其出现红肿、易出血等症状。青少年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牙龈对菌斑的刺激更敏感,更容易患牙龈炎导致牙龈红肿;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也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出现牙龈红肿现象。
3.牙周炎: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在牙龈炎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除了牙龈红肿外,还会伴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长期吸烟的人群患牙周炎的风险较高,吸烟会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使得牙龈对炎症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牙龈红肿等牙周炎症状;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降低,也更容易并发牙周炎,导致牙龈红肿反复出现且不易控制。
4.食物嵌塞:食物残渣嵌入牙齿邻面间隙,会压迫牙龈组织,引起牙龈的炎症反应,出现红肿。例如,牙齿排列不整齐、有缺失牙等情况容易导致食物嵌塞,一些喜欢吃黏性较大食物的人群也较易发生食物嵌塞进而引发牙龈红肿。对于儿童来说,牙齿替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牙齿排列不齐等情况,增加食物嵌塞风险,导致牙龈红肿;成年人若有牙齿修复不当等问题,也可能面临食物嵌塞导致牙龈红肿的状况。
5.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会对牙龈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牙龈炎症,出现红肿。比如修复体边缘不贴合、过长等情况,会持续摩擦牙龈,导致牙龈红肿。一些中老年人佩戴假牙后若未定期检查和调整,容易因不良修复体引发牙龈红肿;年轻人若因牙齿美容等原因佩戴不合适的牙套,也可能出现牙龈红肿问题。
(二)全身因素
1.内分泌紊乱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出现牙龈红肿,这种情况在妊娠23个月后开始明显,妊娠9个月时达到高峰。
青春期: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也可能导致牙龈对菌斑等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出现牙龈红肿现象,尤其是有口腔卫生不良情况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
2.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异常白细胞增多,会浸润牙龈组织,同时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且常伴有牙龈增生。再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会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红肿等症状。对于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牙龈红肿往往是疾病的一种表现,需要结合血液系统的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3.其他全身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内环境偏酸性,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包括牙龈红肿。此外,一些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如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物性牙龈增生,进而导致牙龈红肿。
二、牙龈红肿的表现及相关检查
(一)表现
牙龈红肿可表现为牙龈颜色变为鲜红或暗红,质地松软,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牙龈出血,在刷牙、咬硬物或吸吮时容易出血,严重时可能自发出血。同时,可能伴有牙龈局部的肿胀隆起,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如咀嚼、说话等。
(二)相关检查
1.口腔专科检查:医生会通过视诊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质地等情况,用探针检查牙龈沟的深度、有无牙周袋形成以及是否有出血等。还会检查牙齿的排列、咬合情况等,以明确是否存在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因素。
2.血液检查:对于怀疑有全身因素导致牙龈红肿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情况。例如,白血病患者血常规中会有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减少等表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凝血功能可能出现异常,血小板数量降低等。
三、牙龈红肿的处理原则
(一)局部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清洁工具。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每天早晚认真刷牙,饭后漱口;成年人则要坚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巴氏刷牙法等正确的刷牙方法。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果是菌斑、牙石堆积引起的,需要进行洗牙(龈上洁治术)来去除牙石和菌斑;对于存在食物嵌塞的情况,需要调整牙齿排列、修复缺失牙等以消除食物嵌塞因素;对于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红肿,需要重新制作或调整修复体。
3.药物治疗:局部可使用消炎、收敛的药物,如碘甘油等,涂抹于牙龈红肿部位,起到消炎、减轻红肿的作用。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主要还是要针对局部刺激因素进行处理。
(二)全身治疗
如果牙龈红肿是由全身因素引起的,如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需要针对全身疾病进行治疗。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改善口腔内环境;血液系统疾病则需要由血液科医生根据具体疾病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妊娠期女性的牙龈红肿,一般在分娩后会有所缓解,但在妊娠期要注意口腔清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的简单处理。
总之,牙龈红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局部情况和全身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处理。一旦出现牙龈红肿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龈红肿的发生和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