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补牙能用多久
龋齿补牙的耐用时长受材料、患者自身口腔情况、年龄、病史等因素影响,普通树脂35年,优质纳米树脂可达10年以上,玻璃离子24年;患者口腔卫生差、有不良咀嚼习惯等会缩短使用寿命;儿童因生长发育等因素使用寿命较短,成年患者若口腔稳定等则寿命较长,有既往严重口腔疾病史或多次补牙史者寿命也较短。可通过保持良好口腔卫生、调整咀嚼习惯、定期口腔检查及针对特殊人群给予特殊建议来延长补牙耐用时长,如正确刷牙、用牙线等,避免过度咀嚼硬物等,儿童定期检查并家长监督其口腔卫生等,有既往口腔疾病史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一、龋齿补牙的耐用时长影响因素
(一)材料因素
1.树脂材料:
一般来说,普通树脂材料的补牙使用寿命大概在35年左右。这是因为普通树脂在长期的口腔环境中,会受到唾液、咀嚼压力等因素影响,逐渐出现边缘微渗漏等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正常的口腔使用情况下,普通树脂材料补牙后,约3年后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补牙材料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细微缝隙,从而可能导致继发龋等问题。
而优质的纳米树脂材料耐用性更好,使用寿命可达到10年甚至更久。纳米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边缘封闭性,其分子结构更紧密,能有效减少微渗漏的发生,从而延长补牙的使用寿命。
2.玻璃离子材料:玻璃离子材料的补牙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通常在24年左右。这是由于玻璃离子材料的强度相对较低,在咀嚼过程中更容易磨损,而且其与牙体组织的结合方式决定了它在长期口腔环境中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唾液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溶解或性能下降。
(二)患者自身口腔情况
1.口腔卫生状况:
如果患者口腔卫生保持良好,每天按时刷牙、使用牙线等,那么补牙的使用寿命会相对较长。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减少牙菌斑的堆积,降低继发龋的发生风险。例如,经过长期随访发现,口腔卫生维护佳的患者,补牙材料周围不易形成菌斑,材料磨损等情况也相对较轻,补牙耐用时长能接近材料本身的理想使用寿命上限。
反之,如果患者口腔卫生差,牙菌斑、牙结石等堆积较多,那么补牙材料周围容易再次发生龋齿,导致补牙失效,使用寿命可能会大大缩短,可能12年就需要重新处理。
2.咀嚼习惯:
对于咀嚼习惯正常,不过度咀嚼硬物的患者,补牙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正常咀嚼压力下,补牙材料受到的磨损较为均匀,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完整性。比如,正常咀嚼食物的患者,树脂材料补牙后35年甚至更久才可能出现明显的磨损等问题。
而有偏侧咀嚼、经常咀嚼硬物(如坚果、骨头等)的患者,补牙材料受到的局部应力过大,容易出现材料破损、脱落等情况,从而缩短补牙的使用寿命,可能13年就需要重新补牙。
(三)年龄因素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齿还在不断替换和发育,而且儿童的咀嚼力相对较小但口腔卫生维护相对较难。一般来说,儿童补牙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大概在24年左右。因为儿童可能会有不良的口腔习惯,如喜欢咬硬物、口腔卫生清洁不彻底等,而且牙齿的不断替换可能会影响补牙材料的稳定性。例如,学龄前儿童补牙后,由于其口腔环境的特殊性以及自身行为特点,补牙材料更容易受到破坏,需要家长更加关注儿童的口腔护理,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
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口腔相对稳定,咀嚼习惯相对固定,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补牙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成年患者如果口腔卫生维护得当,补牙材料可以使用较长时间,优质树脂材料甚至能达到10年左右。但如果成年患者有不良的口腔习惯或口腔卫生不佳,也会影响补牙的使用寿命。
(四)病史因素
1.有既往严重口腔疾病史:如果患者既往有严重的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那么牙槽骨可能会有吸收,牙齿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补牙材料也更容易受到影响而松动、脱落,从而缩短补牙的使用寿命。例如,有重度牙周炎病史的患者,补牙后由于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破坏,补牙材料承受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更容易出现问题,使用寿命可能会比没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缩短12年。
2.有多次补牙史:多次补牙的牙齿,牙体组织剩余量可能较少,牙齿的抗力形和固位形较差,补牙材料更容易脱落或失效,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因为多次补牙过程中,牙体组织不断被磨除,剩余的牙体组织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持来维持补牙材料的长期稳定,所以多次补牙后的牙齿补牙使用寿命可能在23年左右,比首次补牙的牙齿使用寿命短。
二、延长龋齿补牙耐用时长的建议
(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1.正确刷牙:每天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洁牙齿表面和牙龈沟内的牙菌斑,例如,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进一定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移动约1毫米,保证每个牙面都能得到清洁。
2.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对于牙缝较大或有补牙材料邻面的情况,使用间隙刷可以更好地清洁邻面的牙菌斑,预防继发龋的发生。
(二)调整咀嚼习惯
1.避免过度咀嚼硬物:尽量减少咀嚼坚果、骨头等硬物,防止补牙材料受到过大的应力而破损。如果因为饮食习惯需要咀嚼硬物,可以考虑使用磨牙垫等辅助工具来分散咀嚼压力,保护补牙材料。
2.纠正偏侧咀嚼:有意识地纠正偏侧咀嚼习惯,使两侧牙齿均匀受力,保持补牙材料受力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用另一侧牙齿咀嚼食物,逐渐改变咀嚼习惯。
(三)定期口腔检查
1.儿童患者:儿童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补牙材料是否有问题,以及口腔内其他牙齿的健康状况。因为儿童生长发育快,口腔情况变化较快,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保证牙齿的正常发育和补牙材料的长期稳定。
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通过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补牙材料周围是否有菌斑堆积、材料是否有磨损等情况,以便早期采取措施,延长补牙的使用寿命。
(四)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建议
1.儿童患者: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儿童刷牙和使用牙线等。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因为儿童龋齿的发生与饮食中糖的摄入密切相关。例如,减少儿童饮用碳酸饮料、糖果等含糖食品,降低龋齿复发的风险,从而间接延长补牙的使用寿命。
2.有既往口腔疾病史患者:对于有既往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史的患者,除了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和定期口腔检查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基础口腔疾病,控制牙周炎的发展。定期进行牙周治疗,如洗牙、龈下刮治等,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为补牙材料提供稳定的支持环境,延长补牙的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