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症状和治疗
牙周病有牙龈出血、红肿、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症状,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腔清洁指导、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手术治疗(牙周翻瓣术、植骨术、牙龈切除术)、修复治疗(松动牙固定术、义齿修复),不同人群在各治疗环节需考虑自身特殊情况并配合相应注意事项。
一、牙周病的症状
(一)牙龈出血
日常刷牙或咬硬物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情况,这是因为牙周病导致牙龈组织处于炎症状态,血管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因刷牙方式不当等因素诱发,但本质是牙周组织病变引起;女性在生理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使原本轻微的牙龈出血情况加重;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加重牙龈出血症状;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牙周组织修复,会使牙龈出血更易发生且不易好转。
(二)牙龈红肿
牙龈组织会出现红肿现象,正常牙龈呈淡粉色且质地坚韧,患牙周病时牙龈颜色变为鲜红或暗红色,质地变得松软。儿童牙周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出现牙龈红肿;男性由于可能有更多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如不认真刷牙等,更易出现牙龈红肿;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的人群,身体免疫力下降,会使牙周病相关炎症加重,表现为更明显的牙龈红肿;有牙周病家族史的人群,自身患牙周病出现牙龈红肿的几率相对较高。
(三)牙周袋形成
牙周组织遭到破坏后,牙龈与牙根之间会形成深的牙周袋。通过专业口腔检查可以发现牙周袋的存在,牙周袋内容易堆积菌斑、食物残渣等,进一步加重炎症。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牙周袋形成的机制相似,但儿童由于牙齿还在发育阶段,牙周袋形成后对牙齿发育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女性怀孕时,体内激素变化会使牙周组织对菌斑等刺激物更敏感,更容易形成牙周袋;吸烟者牙周袋形成速度可能更快,因为烟草中的成分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牙周袋形成后炎症难以控制,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
(四)牙齿松动
随着牙周病的进展,牙槽骨被吸收,牙齿的支持组织逐渐减少,会出现牙齿松动现象。儿童牙齿松动可能与乳牙替换等正常生理情况区分,需要专业判断;老年人由于牙槽骨生理性吸收等因素,本身相对容易出现牙齿松动,患牙周病后会加重这一情况;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骨代谢,使牙槽骨吸收加快,加重牙齿松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等,可能会影响骨代谢,增加牙齿松动的风险;有严重全身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牙周病时牙齿松动情况会更严重。
二、牙周病的治疗
(一)基础治疗
口腔清洁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使用牙线或间隙刷等辅助清洁工具,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儿童,家长需要帮助其进行口腔清洁,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并逐渐培养其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更要注重口腔清洁,因为特殊时期口腔健康更易受影响;吸烟者需要强调戒烟或减少吸烟频率,因为吸烟会干扰口腔清洁效果和牙周组织健康;有糖尿病的患者,除了做好口腔清洁,还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牙周病的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基础治疗的效果。
龈上洁治术:通过超声波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这是治疗牙周病的重要基础步骤,能去除牙龈上的局部刺激因素。儿童进行龈上洁治术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操作手法,尽量减少不适;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全身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等,需要在术前评估全身状况,确保洁治术的安全;女性在经期时凝血功能可能会有变化,需要谨慎评估是否进行龈上洁治术;吸烟者在龈上洁治术后更要注重口腔清洁和戒烟,以巩固治疗效果;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术前需要先治疗基础疾病,再考虑龈上洁治术。
龈下刮治术:用比较精细的器械去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结石、菌斑等,深入清除牙周袋内的致病因素。对于病情较严重的牙周病患者,龈下刮治术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儿童进行龈下刮治术时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性,避免对牙周组织造成过度损伤;老年人的牙周组织可能更脆弱,操作时要更加小心;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进行龈下刮治术需要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时机;吸烟者术后恢复需要更长时间的口腔护理;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后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因为牙周手术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应激反应。
(二)手术治疗
牙周翻瓣术:通过翻开牙龈组织瓣,直接暴露病变区域,进行彻底的清创、修整牙槽骨等操作。适用于牙周袋较深、病变复杂的患者。儿童进行牙周翻瓣术的情况较少,若有需要,要充分考虑其口腔和全身发育情况;老年人进行该手术需要评估全身健康状况,如心肺功能等,确保能耐受手术;女性在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和休息,避免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伤口愈合;吸烟者术后必须严格戒烟,否则会影响手术效果和伤口愈合;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要严格控制血糖,促进伤口良好愈合。
植骨术:对于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植入骨移植材料以促进牙槽骨的再生。可以改善牙齿的支持组织情况。儿童由于牙槽骨还在发育,植骨术的应用相对受限;老年人牙槽骨再生能力较弱,植骨术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女性在植骨术后要注意钙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助于骨组织修复;吸烟者不利于植骨术后的骨组织再生,必须戒烟;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植骨术前要评估和治疗骨质疏松情况,以提高植骨术的成功率。
牙龈切除术:切除增生的牙龈组织,恢复牙龈的正常生理外形。适用于牙龈增生影响美观或功能的患者。儿童进行牙龈切除术要考虑牙齿的发育情况;老年人的牙龈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术后要加强口腔护理;女性在术后要注意口腔清洁和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防止牙龈再次增生;吸烟者术后要严格遵守口腔护理要求,减少对牙龈的刺激;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牙龈出血情况。
(三)修复治疗
松动牙固定术:对于松动的牙齿进行固定,增强牙齿的稳定性,延缓牙齿脱落。根据牙齿松动的程度和范围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钢丝结扎固定、树脂粘结固定等。儿童松动牙固定术要选择对牙齿发育影响小的固定材料和方法;老年人的松动牙固定需要考虑整体口腔状况和全身健康;女性在固定术后要注意避免咬硬物,防止固定装置松动;吸烟者不利于松动牙固定术后的恢复,必须戒烟;有牙周病复发风险的患者在固定术后要加强口腔监测和基础治疗。
义齿修复:当牙齿因牙周病严重破坏无法保留时,需要进行义齿修复,包括活动义齿、固定义齿或种植义齿等。种植义齿需要评估患者的牙槽骨条件等。儿童一般不涉及种植义齿等永久性修复;老年人进行义齿修复要考虑口腔黏膜情况和全身健康,如是否有吞咽障碍等;女性在义齿修复后要注意义齿的清洁和适应过程,可能会有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期;吸烟者会影响种植义齿的成功率等,需要戒烟;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在义齿修复前要控制好基础疾病,以提高修复效果和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