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用药后可能要观察数月至数年。
川崎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管炎症、预防冠状动脉病变为核心,常用药物包括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用药后观察时间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恢复情况而定,通常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总观察周期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在急性期,重点观察患儿是否退热、皮疹是否消退、淋巴结是否缩小,以及有无口唇干裂、结膜充血等症状缓解。若用药48小时后仍持续发热,可能提示IVIG无应答,需考虑加用糖皮质激素等其他治疗。用药后1-2周需复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评估血管炎症控制情况。进入恢复期后,需通过心脏超声定期监测冠状动脉变化,一般在病程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时复查,若冠状动脉无异常,后续可每年随访一次;若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则需延长随访时间,直至病变消退或稳定。
此外,还需观察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出血倾向,以及患儿的整体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