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癣由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俗称“汗斑”,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表现为黄豆大小圆形或类圆形斑疹,颜色可为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表面覆有细小鳞屑,多数患者会有轻度瘙痒感,可伴有炎症反应,搔抓后可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并发症,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不及时治疗可迁延不愈,甚至反复发作。
1.皮肤损害:花斑癣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前胸、后背、双肩、上臂、腋窝等,有时也可累及面部、颈部、腹部、臀部和大腿等。开始为黄豆大小的圆形或类圆形斑疹,逐渐增大至指甲盖大小,颜色可为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表面覆有细小鳞屑,多数患者会有轻度瘙痒感。
2.其他症状:花斑癣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有时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搔抓后可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并发症。花斑癣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若不及时治疗,可迁延不愈,甚至反复发作。
3.并发症:花斑癣可并发感染,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肺炎等全身性感染。此外,花斑癣还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或减退,影响美观。
需要注意的是,花斑癣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时发现。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花斑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治疗花斑癣通常采用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常用的外用药物有酮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口服药物有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生活用品,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