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有皮肤、黏膜、全身等症状表现。皮肤早期多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边界清、边缘略高起、中央可萎缩凹陷,表面有粘着性鳞屑等,曝光部位易发生,光照后加重;部分患者有口唇等黏膜损害,表现为红斑、糜烂、溃疡等且受不良生活方式、特殊时期影响;早期还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及有基础病史者需重视,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皮肤症状
盘状红斑狼疮早期皮肤症状较为常见,多表现为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红斑边界清楚,边缘略高起,中央可有萎缩、凹陷,表面附有粘着性鳞屑,剥离鳞屑后,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这是较具特征性的表现。这种红斑可发生于面部、耳部、颈部等曝光部位,因为紫外线照射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所以在光照后症状可能会有所加重。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儿童患者皮肤相对娇嫩,红斑可能对皮肤的刺激更敏感,需更注意避免日光暴晒。
二、黏膜症状
部分患者早期会出现黏膜损害,常见于口唇部位,表现为口唇红斑、糜烂、溃疡等,可伴有疼痛,影响患者的进食等日常活动。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可能会加重黏膜损害的症状,而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黏膜症状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三、全身症状
早期可能有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乏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持续时间不定。不同年龄人群对乏力和低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减少;老年人可能更容易感到疲劳,且低热可能提示机体处于一种慢性的炎症状态,需要引起重视。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免疫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这些全身症状时更应警惕盘状红斑狼疮的可能,需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