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与单纯疱疹有什么区别
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好发人群和治疗方法不同。
1.病因不同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此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分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引起面部皮肤及口腔黏膜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黏膜感染。
2.症状不同
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呈带状分布,不超过中线,可伴有疼痛、瘙痒、烧灼感等。皮疹可先出现红斑,随后出现簇集性水疱,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澄清,可逐渐混浊,破溃后形成糜烂或结痂。带状疱疹的病程一般为2-3周,老年人可延长至3-4周。单纯疱疹的皮疹好发于皮肤与黏膜的交界处,如口唇、鼻孔周围、面颊、生殖器等,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疱液混浊,破溃后可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单纯疱疹的病程一般为1-2周,但容易复发。
3.传播途径不同
带状疱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疱液而感染。单纯疱疹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疱液或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4.好发人群不同
带状疱疹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如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单纯疱疹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成人也可感染。
5.治疗方法不同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止痛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营养神经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单纯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局部治疗等。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局部治疗药物有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
总之,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都具有传染性,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