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遗精正常吗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现象,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中医将精液自遗现象称遗精或失精,多由肾虚精关不固、心肾不交、湿热下注所致,西医可见于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疾患等,有梦而遗往往是清醒滑精的初起阶段,梦遗、滑精是遗精轻重不同的两种证候。
正常遗精频率:
青少年:一般每月遗精两三次,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遗精次数过于频繁,每月达到五次以上,或者清醒时精液自行流出,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成年人:已婚男性有规律的性生活后,遗精次数减少或停止,可能是正常的。如果没有规律的性生活,每月遗精1~2次或一礼拜数次都是正常的。如果遗精次数过多,或一有性冲动阴茎就有精液流出,这就属于病态。
异常遗精原因:
精神因素:由于性的要求过分强烈不能克制,特别是在睡眠前思淫引起性兴奋,长时间使性活动中枢神经受到刺激,造成遗精次数过多。
体质虚弱:各脏器的功能不够健全,如大脑皮层功能不全,失去对低级性中枢的控制,而勃起中枢和射精中枢的兴奋性增强,也会发生遗精。
局部病变:性器官或泌尿尿统的局部病变,如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炎等,这些病变可以刺激性器官而发生遗精。
治疗建议:
一般治疗:注意精神调养,排除杂念,清心寡欲,避免过度脑力劳动,做到劳逸结合,丰富文体活动等。
药物治疗:如果遗精是由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病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如果遗精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可以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等。
特殊人群:
青少年:青少年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遗精过于频繁,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家长应该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老年人:老年人遗精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肾气不足、肾精亏虚等原因引起的。如果遗精次数过多,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温馨提示:
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遗精过于频繁,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生殖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