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患者通常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心跳漏搏感或心跳暂停感。其病因包括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药物性窦性心律不齐、疾病性窦性心律不齐等。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治疗方法包括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无需治疗、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针对病因治疗、症状明显者使用药物治疗等。
一、定义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心电图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2秒。
二、症状
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患者通常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心跳漏搏感或心跳暂停感。
三、病因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与呼吸有关,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常因呼吸时胸腔负压增加,心脏容量增加,心房受牵拉,刺激了房室交界的自律性所致。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与呼吸无关,常因窦房结内的游走性起搏点兴奋性增加或折返激动所致。
3.药物性窦性心律不齐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可引起窦性心律不齐。
4.疾病性窦性心律不齐
某些疾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可导致窦性心律不齐。
5.其他
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等,也可引起窦性心律不齐。
四、诊断
1.心电图检查
是诊断窦性心律不齐的重要方法,可显示P-P间期差异大于0.12秒。
2.动态心电图检查
可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间歇性或短暂性的窦性心律不齐。
3.其他检查
如心脏超声、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窦性心律不齐的原因。
五、治疗
1.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
通常无需治疗,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情绪等方式缓解。
2.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
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原发病、停用可疑药物等。
3.症状明显者
可使用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等。
六、注意事项
1.窦性心律不齐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
2.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
3.如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无需治疗。如有症状或怀疑有其他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