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什么意思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过敏、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主要侵犯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等部位,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血尿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抗过敏、抗炎、对症治疗等。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出现肾脏损害。预防过敏性紫癜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1.病因:过敏性紫癜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过敏、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常见的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过敏因素包括食物、药物、花粉等;自身免疫因素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2.症状:
皮肤症状:紫癜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分布的针尖大小至黄豆大小的瘀点或瘀斑,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严重时可出现水疱、血疱甚至坏死。紫癜通常出现在下肢、臀部及上肢,躯干部较少见。
关节症状:约1/3的患者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不遗留关节畸形。
胃肠道症状:约2/3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便血等,严重时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
肾脏症状:约30%-60%的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少数患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3.诊断: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同时会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过敏原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病理检查。
4.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抗过敏、抗炎、对症治疗等。
去除病因: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如果是过敏引起的,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抗过敏: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减轻过敏反应。
抗炎: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减轻炎症反应。
对症治疗:如果有腹痛,可以使用解痉药如山莨菪碱等;如果有血尿、蛋白尿,可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
5.预后: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一般较好,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出现肾脏损害。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肾脏损害。
6.预防:过敏性紫癜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避免食用可疑的食物、药物,避免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同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上要注意避免食用可疑的食物和药物。如果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腹痛、关节疼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