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前置和前置胎盘的区别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等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即胎盘前置或前置胎盘,分为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其临床表现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它会影响妊娠结局,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出血少等稳定者可期待疗法,出血多等则需及时终止妊娠,特殊人群需个体化治疗。
一、概念定义
胎盘前置和前置胎盘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指的是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二、分类情况
(一)完全性前置胎盘
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二)部分性前置胎盘
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三)边缘性前置胎盘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三、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
(一)出血情况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是其主要症状。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出血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年龄因素: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或病变、胎盘异常等因素有关。例如,多次流产、刮宫等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使得胎盘为了摄取足够营养而延伸到子宫下段,增加前置胎盘发生几率。
生活方式因素:有吸烟史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可能增加,吸烟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流灌注等。
病史因素:既往有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等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子宫肌层受损,胎盘为了寻找良好的着床位置,容易附着于子宫下段,从而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
四、诊断方法
(一)超声检查
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并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一般在妊娠20周后通过超声检查即可初步判断胎盘位置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有相关病史等特殊人群,超声检查都可进行,通过多次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胎盘位置变化情况。
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处理原则
(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前置胎盘可导致孕妇在妊娠晚期发生大量出血,严重时可危及孕妇生命,同时也会增加胎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
年龄较大的孕妇本身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发生前置胎盘后妊娠风险相对更高;有不良生活方式或既往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在前置胎盘情况下,妊娠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可能进一步升高。
(二)处理原则
治疗应根据孕妇孕周、阴道流血量、胎儿状况等综合判断。对于出血少或无出血、情况稳定的孕妇,可采取期待疗法,需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抑制宫缩等治疗,并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对于出血多、危及孕妇生命或胎儿窘迫的情况,需及时终止妊娠,多采取剖宫产术结束分娩。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有子宫手术史等孕妇,在处理时需更加谨慎评估,充分考虑孕妇及胎儿的整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