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肥大心电图的表现
左心室肥大心电图主要表现为QRS波群电压改变(如RV5或RV6>2.5mV等)、QRS波群时间及形态改变(时间轻度延长、V5、V6室壁激动时间超0.05s等)、电轴左偏(一般不超-30°)、STT改变(以R波为主导联ST段压低、T波异常等);不同人群存在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儿童诊断需结合年龄参考值,老年人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女性诊断标准电压值与男性有别且孕期可能有相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发病风险需改善并复查,有高血压等病史人群发生率高,需治疗基础病并监测心电图进展。
一、左心室肥大心电图主要表现
1.QRS波群电压改变:这是诊断左心室肥大重要指标之一。RV5或RV6>2.5mV;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RI>1.5mV,RaVL>1.2mV,RaVF>2.0mV;RⅠ+SⅢ>2.5mV。电压增高反映了左心室心肌肥厚导致电活动增强。比如在临床中,很多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上RV5或RV6的电压会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2.QRS波群时间及形态改变:QRS波群时间可轻度延长,多不超过0.11s;V5、V6导联室壁激动时间可超过0.05s。部分患者可出现QRS波群形态改变,如V5、V6导联R波顶端可出现切迹、顿挫。这是因为左心室肥厚使得心室除极过程发生改变。
3.电轴左偏:一般电轴左偏不超过-30°。左心室肥厚导致左心室的电活动占优势,使得心电综合向量向左偏移。
4.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如V5、V6),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如V1、V2),ST段可轻度抬高,T波直立高耸。这种改变主要是由于左心室肥厚导致心肌复极异常。
二、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
1.年龄:儿童时期左心室还在发育阶段,心电图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需要结合年龄相关的正常参考值。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更容易出现左心室肥大,在解读心电图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于老年人,若心电图出现上述左心室肥大表现,应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和血管情况。
2.性别:女性心电图电压一般低于男性,所以在判断左心室肥大时,诊断标准中RV5+SV1的电压值女性低于男性。女性在孕期由于血容量增加等因素,心脏负担加重,也可能出现左心室肥大相关的心电图改变,产后需密切随访心电图变化。
3.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左心室肥大的发生风险。吸烟和酗酒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作用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对于这类人群,改善生活方式对于逆转左心室肥大很重要,如戒烟限酒、增加有氧运动等,并定期复查心电图。
4.病史: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史的人群,左心室肥大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可影响心肌结构和功能,也可能出现左心室肥大。对于这些患者,除了治疗基础疾病,还需定期监测心电图,观察左心室肥大的进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