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的临床表现和检查
风湿性多肌痛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乏力、低热、约半数患者体重减轻)和肌肉疼痛与僵硬(累及颈部、肩胛带、骨盆带等部位,晨起或休息后活动时僵硬明显,持续数小时,活动后稍缓解);检查方面,实验室检查有血沉明显增快、CRP明显升高、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改变、自身抗体多数阴性;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发现肌肉周围炎症表现,MRI能更清晰显示肌肉等组织炎症改变。
一、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患者常出现乏力、低热等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能感觉极度疲倦,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乏力而更易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生活方式上可能需要家人更多协助。
约半数患者有体重减轻,这与机体的炎症状态等相关,不同年龄患者体重减轻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但都会对身体的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产生影响。
2.肌肉疼痛与僵硬:
部位:主要累及颈部、肩胛带、骨盆带等部位的肌肉。例如患者可能出现梳头困难(累及肩部肌肉)、上下楼梯费力(累及骨盆带肌肉)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肌肉受累的具体表现可能因身体机能不同而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原有肌肉功能减退而使症状更易被察觉。
特点:肌肉疼痛多为酸痛,晨起时或休息后再次活动时肌肉僵硬感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可持续数小时,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往往不能完全消失。这种肌肉僵硬和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穿衣、洗漱等基本生活操作都会受到阻碍。
二、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沉(ESR):多数患者血沉明显增快,通常>50mm/h,甚至可高达100mm/h以上。血沉增快反映了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血沉就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增快,但风湿性多肌痛导致的血沉增快通常更为显著,可作为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C反应蛋白(CRP):CRP也常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与血沉类似,不同年龄患者的基础CRP水平不同,但风湿性多肌痛引起的CRP升高具有特异性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一般无明显的贫血等特异性改变,但有时可能会有轻度贫血,这可能与慢性炎症状态有关。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的血液系统变化,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自身抗体:多数患者自身抗体阴性,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通常为阴性,这有助于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鉴别。但在一些特殊年龄或合并其他情况的患者中,仍需要仔细排查是否存在其他自身抗体相关的异常。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发现肩、髋等部位肌肉周围的炎症表现,如肌肉增厚、血流增加等。超声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肌肉的炎症情况有一定帮助,尤其在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可作为一种替代检查方法。对于儿童患者(虽然风湿性多肌痛多见于老年人,但儿童偶有发病),超声检查相对安全无创。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肌肉、肌腱、滑膜等组织的炎症改变,如肌肉水肿、滑膜增厚等。MRI是诊断风湿性多肌痛肌肉炎症的较为敏感的检查方法,对于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和固定措施,但总体来说MRI对软组织的显示优势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