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未正常闭合的生理性通道,人群发生率较高,与遗传等因素有关,与脑卒中、偏头痛等临床疾病相关,可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发泡试验等方法诊断。具体而言,胎儿出生后卵圆孔未正常闭合即卵圆孔未闭,普通人群约25%30%存在该情况,受年龄、遗传等因素影响,与隐源性脑卒中、偏头痛等有联系,诊断可依靠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发泡试验等手段。
一、卵圆孔未闭的定义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的一个生理性通道,位于左右心房之间。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后,卵圆孔会在出生后1年左右逐渐闭合,但有部分人卵圆孔未能正常闭合,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
二、卵圆孔未闭的解剖结构基础
在胎儿时期,肺循环尚未建立,卵圆孔允许血液从右心房直接流向左心房,以保证胎儿的血液循环。其结构是由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作用形成,原发隔呈新月形,从心房顶向下生长,继发隔从心房壁的右侧长出,部分覆盖原发隔上的卵圆孔。正常闭合时,原发隔与继发隔紧密粘连融合。而卵圆孔未闭时,两隔之间存在潜在的缝隙或不完全闭合的状态。
三、卵圆孔未闭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
发生情况:卵圆孔未闭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据统计,普通人群中约有25%30%的人存在卵圆孔未闭。
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在新生儿中,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会逐渐闭合,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持续存在。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其他因素:一些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的综合征中,卵圆孔未闭的发生概率也会升高,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四、卵圆孔未闭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与脑卒中的关系:部分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可能是隐源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为卵圆孔未闭时,存在右向左分流的可能,会使静脉系统中的一些微小栓子(如静脉系统中的血栓、脂肪栓子等)未经肺循环过滤直接进入体循环,进而导致脑血管栓塞,引发脑卒中。例如,一些研究显示,在年轻的非动脉硬化性脑卒中患者中,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与偏头痛的关系:卵圆孔未闭也与偏头痛有一定关联。同样是因为存在右向左分流,血液中的一些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等)可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体循环,影响神经系统,从而诱发偏头痛发作。
五、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这是常用的筛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心房水平的分流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但对于一些微小分流或不典型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相较于TTE,TEE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卵圆孔未闭的结构、大小以及分流情况,尤其是对于诊断一些复杂的卵圆孔未闭情况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发泡试验:通过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然后观察微泡在心脏内的流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从而辅助诊断卵圆孔未闭。例如,当存在卵圆孔未闭时,微泡会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通过超声设备可以观察到相应的微泡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