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怎么治
慢性肝炎治疗需遵循最大限度长期抑制或消除肝炎病毒等目标,制定个体化方案。一般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调整活动量,保证营养摄入、调整饮食,进行心理调节;药物治疗有抗病毒、保肝、抗纤维化三类,不同人群用药各有注意事项,如儿童选安全性高药物、老年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孕妇权衡利弊;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孕妇治疗也有不同注意点;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等项目,每36个月一次,高危人群复查间隔或缩短。
一、治疗原则
慢性肝炎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
二、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待症状好转、肝功能改善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常熬夜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需调整工作和生活节奏。儿童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2.饮食调整: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要控制糖分摄入;肥胖患者应控制总热量,减轻体重。对于酒精性肝炎患者,必须严格戒酒。
3.心理调节:慢性肝炎病程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能影响病情恢复。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药物治疗
1.抗病毒治疗:适用于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见抗病毒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干扰素等。年龄较小的儿童使用干扰素需谨慎评估,因其副作用相对较多。对于孕妇患者,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其他基础疾病如肾病的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时要关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2.保肝药物:可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常用药物有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双环醇等。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前需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3.抗纤维化治疗:对于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倾向的患者,可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如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四、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肝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避免因疾病导致心理问题。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药剂量可能需适当调整,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孕妇患者:孕期用药需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在孕期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加强孕期监测,确保母婴安全。
五、定期复查
慢性肝炎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或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对于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复查间隔时间可能需要缩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