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压疮的治疗包括局部创面处理(清洁创面、药物治疗)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物理治疗、减压措施);护理包括一般护理(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和高危人群护理(老年人群、儿童人群、有基础疾病人群的针对性护理),通过多方面措施来促进压疮愈合、预防和护理压疮。
一、压疮的治疗措施
(一)局部创面处理
1.清洁创面:使用生理盐水等温和的清洁剂清洗压疮创面,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保持创面清洁,减少感染风险。这是因为清洁的创面有利于后续治疗措施的实施以及创面的愈合,生理盐水等清洁剂不会对创面造成过度刺激。
2.药物治疗:根据创面情况可使用一些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如生长因子类药物等,这类药物能够刺激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加速创面的修复过程。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助于压疮创面的愈合。
(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物理治疗:可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红外线照射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创面的血氧供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进行红外线照射时要注意控制照射的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等情况发生。例如儿童皮肤较薄,照射距离应适当远一些,照射时间不宜过长。
2.减压措施:持续解除压迫是治疗压疮的关键,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设备,定期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进一步损伤皮肤。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由于其本身血液循环可能存在一定障碍,更要严格执行减压措施,以降低压疮加重的风险。
二、压疮的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利于伤口愈合的营养物质。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钙等摄入;老年人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情况,需根据其消化能力合理调配饮食。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等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对创面愈合有积极作用。
2.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更换清洁的衣物和床单。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可使用保护性敷料等减少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在为患者进行皮肤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二)高危人群护理
1.老年人群:老年人皮肤弹性差、修复能力减弱,更要加强压疮预防和护理。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皮肤状况,定期检查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为老年人选择合适的床垫,加强营养管理,鼓励老年人适当进行活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以促进血液循环。
2.儿童人群:儿科患者由于皮肤娇嫩,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性。对于卧床儿童,要选择合适的体位,定期更换体位,使用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减压用品。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3.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患有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除了常规的压疮护理措施外,还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创面的愈合;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更要加强翻身、减压等护理措施,防止压疮发生和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