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是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的心律失常,因心房和心室间存在异常附加传导通路致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发育时心脏及大血管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通道未闭合情形。从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看,严格意义上预激综合征不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但部分由先天性因素导致。特殊人群中,儿童无症状可先观察、避免剧烈运动;孕妇要注意休息、定期产检,发作心动过速需在医生指导下处理;老年人要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治疗时综合考虑其他疾病;运动员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继续高强度运动,必要时治疗并调整运动计划。
一、预激综合征的定义和概述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律失常,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其主要是因为心房和心室之间除了正常的传导通路之外,还存在异常的附加传导通路(旁路),导致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
三、预激综合征是否属于先天性心脏病
1.从发病机制角度
部分预激综合征是先天性的,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异常的房室旁路。在心脏发育阶段,心肌组织的分化和连接出现异常,导致旁路的存在,这种情况与先天性心脏病在胚胎发育异常这一点上有相似之处。然而,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心脏结构上的明显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而预激综合征主要是电传导通路的异常,心脏的结构大多是正常的。
2.从临床特征角度
先天性心脏病往往在出生后就可能有明显的症状,如发绀、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等,且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心脏结构的异常。而预激综合征患者多数平时可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发生心动过速时才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心脏结构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改变。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预激综合征不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部分是先天性因素导致的。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时期发现预激综合征,如果没有症状,可先进行观察。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心动过速发作。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如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哭闹不止等表现,应及时就医。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在治疗方面,若非频繁发作心动过速,一般优先选择保守观察。
2.孕妇
孕妇患有预激综合征,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心脏负荷也会增加,可能增加心动过速发作的风险。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进行产检和心电图检查。若发作心动过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3.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预激综合征发作时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老年人平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治疗预激综合征时要综合考虑其他疾病的影响。
4.运动员
运动员由于长期高强度训练,心脏承受的负荷较大。预激综合征可能会影响运动能力,且在剧烈运动中发作心动过速可能会有一定危险。运动员应在医生的评估下决定是否继续从事高强度运动,必要时需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运动计划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