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股癣怎么办
体股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除特定部位外光滑皮肤及腹股沟等部位的浅部真菌感染,可通过接触传播。症状上,体癣为边界清的环状红斑伴瘙痒,股癣在腹股沟等部位有类似表现,男性和肥胖人群更易患股癣。诊断依靠真菌学检查(直接镜检和培养)、伍德灯检查。治疗有局部治疗(常用咪唑类、丙烯胺类药膏)和系统治疗(适用于特定患者),不同人群治疗有注意事项。日常护理与预防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共用物品、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
一、体股癣概述
体股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光滑皮肤及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体癣主要累及躯干和四肢近端,股癣则主要发生在腹股沟、会阴及肛周。皮肤癣菌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毛巾、衣物等)传播。
二、症状表现
1.体癣
典型损害为边界清楚的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央皮疹趋于消退,自觉瘙痒。随着病情进展,红斑可向外扩展,形成多环形损害。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基本相似,但老年人因皮肤代谢缓慢,症状可能相对不那么典型,红斑边缘的炎症反应可能较轻。
2.股癣
腹股沟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境界清楚,可逐渐扩展形成环状,常伴瘙痒。男性因腹股沟部位多汗、透气性差,较女性更易患股癣。肥胖人群由于腹股沟处皮肤褶皱多,局部温热潮湿,也易发病,且症状可能更严重,瘙痒感更剧烈。
三、诊断方法
1.真菌学检查
包括直接镜检和培养。直接镜检取皮损边缘鳞屑,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菌丝或孢子可初步诊断。真菌培养可进一步确定菌种,有助于选择更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该检查适用于各年龄段怀疑体股癣的患者。
2.伍德灯检查
某些皮肤癣菌在伍德灯下可发出特定颜色的荧光,有助于诊断。但并非所有皮肤癣菌都有荧光反应,该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四、治疗方式
1.局部治疗
适用于大多数体股癣患者。常用药物有咪唑类(如克霉唑、咪康唑等)、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膏。涂抹药物时应注意将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及周围皮肤,范围应略大于皮损面积。一般需连续使用24周,具体疗程根据病情和药物种类而定。儿童皮肤薄嫩,使用外用药物时需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系统治疗
对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皮损广泛或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考虑系统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使用系统药物治疗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一般不建议使用系统抗真菌药物,以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五、日常护理与预防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尤其是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勤洗澡,洗澡后及时擦干水分,可适当使用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燥。运动出汗后应尽快更换衣物,避免汗液长时间浸渍皮肤。对于生活方式较为活跃、容易出汗的人群,更应注意这一点。
2.避免共用物品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衣物等,防止交叉感染。家庭中若有其他成员患体股癣,应同时治疗。
3.注意个人卫生
内衣裤应选择棉质、宽松、透气性好的,勤换洗。换下的衣物应及时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利用紫外线杀灭真菌。
4.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体股癣的发生。对于有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也有助于预防体股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