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有什么表现
急性脂肪肝症状表现多样,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痛等症状,还会出现黄疸、全身乏力、发热、凝血障碍及神经系统症状;不同阶段特点不同,早期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易被忽视,进展期黄疸加深、全身症状加重且有并发症,晚期病情恶化、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特殊人群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需绝对卧床、合理饮食,密切关注自身与胎儿情况,操作时避免创伤出血,根据病情和孕周由医生决定是否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症状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这是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恶心通常为持续性,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的呕吐可能导致患者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同时,患者会有食欲不振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还会伴有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钝痛,疼痛位置多集中在上腹部中央或偏左,这是由于肝脏肿大、肝包膜受到牵拉等因素引起。
2.黄疸:一般在发病数天至2周内出现黄疸,且黄疸会进行性加深。患者的皮肤和巩膜呈现黄色,尿液颜色也会逐渐加深,可呈浓茶色。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出现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3.全身症状:患者会感到极度乏力,身体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日常的简单活动都可能感到力不从心。还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表现,这与体内毒素蓄积、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会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4.凝血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轻微碰撞或按压后皮肤容易出现青紫斑块。牙龈出血也较为常见,在刷牙或咀嚼较硬食物时牙龈容易出血。还可能出现鼻出血,严重时会有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这是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所致。
5.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坐立不安。意识障碍可从嗜睡逐渐发展为昏迷,这是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正常代谢,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
二、不同阶段表现特点
1.早期:起病急骤,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等,此时黄疸可能尚未出现或仅轻微表现。患者可能以为是普通的胃肠道疾病而容易被忽视。
2.进展期:黄疸逐渐加深,全身症状如乏力、嗜睡等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开始出现,如皮肤瘀点、瘀斑等。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的表现,如肾功能损害导致少尿、无尿等。
3.晚期:病情严重恶化,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可出现昏迷等严重情况。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突出,除了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外,还可能出现心功能衰竭等,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预后较差。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由于处于孕期这一特殊生理时期,不仅要关注自身健康,还要考虑胎儿的安全。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减轻肝脏负担。饮食上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摄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包括症状的发展、胎儿的胎动情况等。一旦出现病情加重或异常情况,如腹痛加剧、阴道流血等,应立即就医。同时,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在进行各种操作时要格外小心,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和出血。对于胎儿,要加强监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孕周等综合因素,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