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最早期症状
儿童白血病早期有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发热可呈低热或高热,原因包括感染和白血病细胞释放致热物质,年龄小、处于不良环境或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发热更明显难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等且随病情加重,年龄小、偏食或有慢性疾病的儿童症状更严重;出血有皮肤瘀点等,严重时危及生命,因血小板减少和血管壁受损,年龄小、有不良习惯或血液系统疾病史的儿童出血风险高;部分患儿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由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年龄小、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家族淋巴瘤病史的儿童更显著;骨骼和关节疼痛为隐痛或酸痛,部位不固定,年龄大儿童表述准确,喜欢剧烈运动或有先天性骨骼疾病的儿童疼痛明显或诊断困难。
一、发热
儿童白血病早期发热较为常见,可表现为低热或高热。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高热则可超过39℃。发热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影响了正常的白细胞生成,导致患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而发热;此外,白血病细胞本身也可释放致热物质,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不易控制。生活中,若孩子经常处于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的环境,感染风险增加,发热可能更频繁。有基础疾病史的儿童,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发热可能更难缓解。
二、贫血
贫血症状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随着病情进展,贫血症状会逐渐加重。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年龄越小的儿童,对贫血的耐受性越差,可能较早出现明显的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长期偏食、营养不良的儿童,本身造血原料可能缺乏,贫血症状可能会更早且更严重。有慢性疾病史的儿童,如慢性肾病,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加重贫血程度。
三、出血
早期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表现为皮肤上的紫红色斑点或斑块,还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出血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抑制了骨髓的正常造血,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受损,脆性增加。年龄小的儿童可能因活动时不小心碰撞,更容易出现皮肤瘀斑。生活中喜欢抠鼻子、咬嘴唇的儿童,鼻出血、牙龈出血的风险增加。有血液系统疾病史的儿童,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可能更严重。
四、肝脾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儿在早期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可在腹部摸到肿大的肝脏或脾脏,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较软,可活动,无明显压痛。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等淋巴造血系统器官所致。年龄较小的儿童腹部相对较薄,更容易摸到肿大的肝脾。经常接触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有害物质的儿童,白血病细胞浸润可能更明显,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能更显著。有家族性淋巴瘤病史的儿童,发生肝脾淋巴结肿大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
五、骨骼和关节疼痛
患儿可出现不明原因的骨骼和关节疼痛,多表现为隐痛或酸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为单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同时受累。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关节等部位,刺激神经引起疼痛。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会准确表述疼痛部位和程度,而年龄小的儿童可能只会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等。喜欢剧烈运动的儿童,关节负担重,疼痛可能更明显。有先天性骨骼疾病的儿童,骨骼和关节疼痛可能与原有疾病症状混淆,诊断相对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