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如何治疗
压疮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减压(长期卧床者定期翻身、用减压设备,可活动者常改变体位)、清洁(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洗创面)、营养支持(制定个性化方案,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充);药物治疗分抗感染(轻度外用抗生素药膏,中重度口服或静脉用,用药前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和促进愈合(用生长因子类药物);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切除坏死组织利于肉芽生长)和皮瓣移植术(深度压疮保守治疗不佳时考虑,综合评估患者情况);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注重减压和营养、选温和疗法及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儿童选温和清洁剂、优先非药物治疗并严控药物使用,糖尿病患者治疗压疮时积极控糖、预防感染,肥胖患者鼓励运动控重、加强术后护理。
一、一般治疗
1.减压:压疮主要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所以减压是基础治疗措施。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需定期翻身,一般每2小时一次,可使用减压床垫、减压坐垫等辅助设备,分散压力,减轻局部组织负担。对于可活动的患者,鼓励其经常改变体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
2.清洁:保持压疮部位清洁,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清除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少感染风险。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新生组织。
3.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压疮愈合。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一般来说,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对于老年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患者,更要注意营养均衡,必要时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营养物质。
二、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若压疮出现感染,需使用抗感染药物。轻度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中重度感染则需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使用抗生素前最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2.促进愈合药物:生长因子类药物可促进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加速创面愈合,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
三、手术治疗
1.清创术:当压疮创面存在大量坏死组织时,需进行清创术。手术切除坏死组织,使创面清洁,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清创术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压疮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
2.皮瓣移植术:对于深度压疮,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皮瓣移植术。该手术是将身体其他部位的皮瓣转移到压疮部位,覆盖创面,促进愈合。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老年患者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等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需谨慎选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皮肤弹性差,愈合能力弱。在治疗压疮时,要更加注意减压和营养支持,选择温和的治疗方法。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在清洁创面时要选用温和的清洁剂。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对于需要使用药物的情况,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适应证,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压疮愈合。在治疗压疮的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此外,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较弱,更要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
4.肥胖患者:肥胖患者身体压力较大,压疮发生风险高且愈合相对困难。除常规减压和治疗措施外,要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减少局部压力。同时,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手术治疗后感染风险可能增加,需加强术后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