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初期有什么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初期症状多样,包括贫血相关的疲劳乏力、头晕目眩;骨骼相关的骨痛(初期间歇性后加重为持续性,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肋骨、脊柱等,可致神经症状);肾脏损害相关的蛋白尿(尿液有细小持久泡沫)、肾功能不全(血肌酐等升高,有胃肠道症状);其他如反复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高钙血症相关症状(乏力、倦怠、便秘等)。同时,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人群应定期体检,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孕妇出现可疑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评估下处理。
一、贫血相关症状
1.疲劳乏力:多发性骨髓瘤初期,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贫血,患者常感到明显的疲劳、乏力,日常活动耐力下降,原本轻松完成的家务、工作或运动,会变得力不从心。这种疲劳感经休息也难以完全缓解。
2.头晕目眩:贫血致使大脑供血不足,患者容易出现头晕症状,有时会在突然起身、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加重,严重时可能伴有目眩,看东西模糊不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行动。
二、骨骼相关症状
1.骨痛:骨髓瘤细胞会分泌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导致骨质破坏。初期疼痛可能较轻,多为间歇性,部位常见于腰骶部、胸背部、肋骨等,随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且变为持续性。部分患者在活动、翻身、咳嗽等动作时,因对骨骼的震动刺激,会使疼痛加剧。不同年龄患者骨痛感受和表现略有差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多种基础骨病,骨痛症状易混淆;年轻人若出现不明原因骨痛且排除常见外伤等因素,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可能。
2.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质遭到破坏,骨骼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如咳嗽、提重物,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引发骨折,常见于肋骨、脊柱等部位。脊柱骨折可能压迫脊髓,导致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三、肾脏损害相关症状
1.蛋白尿: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可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溢出性蛋白尿。初期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表现为尿液表面出现细小、持久不散的泡沫。长期蛋白尿可加重肾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2.肾功能不全:部分患者在疾病初期可能出现血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患者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肾功能不全,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影响胃肠道功能。若未及时发现和干预,肾功能可能进行性恶化。
四、其他症状
1.反复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正常免疫球蛋白生成受抑制,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初期可能表现为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频繁感冒,出现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且感染恢复时间较正常人延长。
2.高钙血症相关症状:骨髓瘤细胞破坏骨质,使大量钙释放入血,导致血钙升高。初期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倦怠、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有便秘、多尿等表现。高钙血症若持续不缓解,会对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免疫球蛋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多种疾病症状易混淆,若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家属应及时陪同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儿童及青少年多发性骨髓瘤相对罕见,但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等症状,需尽快至专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孕妇若出现类似症状,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需在妇产科和血液科医生共同评估下制定合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