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血管炎是什么
荨麻疹血管炎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症状包括持续超24小时、消退后留色素沉着或鳞屑的风团样皮疹,部分患者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累及内脏。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低补体血症)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为主,伴内脏受累需针对性治疗。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治疗各有注意事项。预防与生活管理上,要保持规律作息、注意皮肤清洁、合理饮食,避免诱因。
一、定义
荨麻疹血管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临床上以风团样皮损,持续时间长且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或鳞屑为特征,同时伴有低补体血症,组织学上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二、病因
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如病毒、细菌感染等;也可能与药物因素相关,某些药物可能诱发该病;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紊乱,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三、症状
1.皮肤症状:主要表现为风团样的皮疹,与普通荨麻疹的风团不同,它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24小时,甚至数天,消退后会遗留色素沉着或细小鳞屑。风团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颜色多为暗红色,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瘙痒、疼痛或烧灼感。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累及肾脏、肺部等内脏器官,导致蛋白尿、血尿、呼吸困难等相应症状。
四、诊断
1.临床表现:医生根据患者风团样皮疹持续时间长、消退后有色素沉着等典型皮肤表现,以及可能伴随的全身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补体水平,荨麻疹血管炎患者常出现低补体血症;还会检查血常规、血沉、自身抗体等指标,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并辅助诊断。
3.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病变皮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表现,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五、治疗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抗组胺药物,能缓解瘙痒症状;免疫抑制剂,用于病情较重或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
2.其他治疗:对于伴有内脏器官受累的患者,可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保护肾脏功能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荨麻疹血管炎相对较少,但一旦患病,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用药需谨慎,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皮肤护理,避免搔抓皮疹,防止感染。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荨麻疹血管炎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
3.孕妇:孕妇患荨麻疹血管炎治疗较为棘手,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必要时需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七、预防与生活管理
1.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皮肤清洁,选择温和的洗浴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护肤品。
2.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3.避免诱因:尽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疾病的因素,如已知的感染源、某些药物等。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



